[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5249.8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丽;薛伟;王印忠;尹建华;王维珍;成国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27/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建中 |
地址: | 3000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海水 淡化 阻垢剂 动态 性能 评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加药设备、试验水箱、进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及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加药设备的输出口与所述试验水箱的进药口连通;所述试验水箱、所述进水泵、所述保安过滤器、所述高压泵及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依次连接形成液体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和渗透液出口分别与所述试验水箱的输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原水箱和原水泵;所述原水箱、所述原水泵和所述试验水箱依次连接;所述原水箱储存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水,所述原水箱内的海水经所述原水泵输送至所述试验水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温控加热器,所述温控加热器包括电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器,所述电加热棒设在所述试验水箱内并对其内液体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试验水箱内液体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加热棒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水箱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安装有用于搅拌所述试验水箱内液体的搅拌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泵和所述保安过滤器之间设有管道混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反渗透膜单元,每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单独开闭,每个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进液口、浓缩液输出口、渗透液输出口均连接有采样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线监测系统;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电导率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液位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及流量测量仪表;所述电导率测量仪表的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水箱内、所述保安过滤器的输出口以及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渗透液输出口;所述温度测量仪表的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水箱内及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输入口;所述液位测量仪表的检测部设置在所述试验水箱内;所述压力测量仪表的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原水泵的输出口、所述进水泵的输出口、所述高压泵的输出口及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输出口;所述流量测量仪表的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水箱的输入口、所述高压泵的输入口及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渗透液输出口。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系统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处理后的海水注入试验水箱内,由加药设备将阻垢剂输送至试验水箱内并与其内的液体混合;混合后的液体,由进水泵输送至保安过滤器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体从经高压泵输送至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产生的浓缩水回流至试验水箱并形成水循环;在水循环过程中,周期性地检测试验水箱中液体的氯离子和钙离子浓度;并在每次测试完成后同步排掉至少一部分反渗透膜组件产生的渗透液;未被排掉的渗透液回流至试验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阻垢剂动态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经预处理后海水的pH值调整到9~10,静置20~26小时后注入所述试验水箱内;将加药设备中的阻垢剂注入所述试验水箱内并与所述试验水箱内液体混合;使所述试验水箱内混合的液体温度稳定在29℃~31℃;
步骤二,依次开启进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及反渗透膜组件;使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得到的浓缩液和渗透液全部回流至试验水箱;检测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压力,当进水压力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检测反渗透膜通量、回收率及渗透液流量,当反渗透膜通量、回收率及渗透液流量达到反渗透膜组件厂家的设计要求后,按设定的循环检测周期间隔检测试验水箱中液体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计算得到氯离子和钙离子浓缩倍数;每次测试完成后同步排掉至少一部分反渗透膜组件产生的渗透液,循环检测直至反渗透膜组件出现结垢后停止;
步骤三,以循环周期数为横坐标,以氯离子和钙离子的浓缩倍数为纵坐标,绘制氯离子和钙离子浓缩倍数与循环周期数的关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52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