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回路钻跨角钢塔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4112.0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盛金马;李涛;朱刘柱;姜克儒;刘军;谢涛;吴晓鸣;李鸿鹏;葛成;汪翔;黎彬;常江;韩承永;朱晓峰;蔡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角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回路钻跨角钢塔,所述塔身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顶层地线横担、上层导线十字横担、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及下层导线横担,所述上层导线十字横担的其中两端与顶层地线横担、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及下层导线横担平行设置;所述顶层地线横担及上层导线十字横担的两端均垂直于跨越侧方向布置,所述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及下层导线横担均垂直于钻越侧线路方向布置,所述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以及上层导线十字横担的两端均垂直于钻越侧线路方向布置。本发明实现了双回路大角度钻跨越,降低了先跨后钻工程中交叉线路改造、电缆入地和路径调整的几率,避免了对邻塔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塔,具体涉及一种双回路钻跨角钢塔。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输电线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正在迅速发展。由于输电线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分布不断密集,相互平行、交叉的情况不可避免,经常出现新建线路与已建走廊交叉的情况,尤其是新建输电线路杆塔一侧钻越另一侧跨越的连续钻跨问题越来越普遍。根据规程要求,宜跨越电压等级较低的线路和钻越电压等级较高的线路,故新建输电线路先跨越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后再钻越已建电力线路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新建双回输电线路先跨越高速铁路或高速公路,再钻越已建电力线路的情况,目前所采用的输电线路,线路连接混乱,对邻塔造成影响,不利于工程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路钻跨角钢塔,该杆塔的线路跨越侧导线呈鼓型布置,避免了对邻塔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回路钻跨角钢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顶层地线横担、上层导线十字横担、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及下层导线横担,所述上层导线十字横担的其中两端与顶层地线横担、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及下层导线横担平行设置;所述顶层地线横担及上层导线十字横担的两端均垂直于跨越侧方向布置,所述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及下层导线横担均垂直于钻越侧线路方向布置,所述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以及上层导线十字横担的两端均垂直于钻越侧线路方向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顶层地线横担为三层;所述中层辅助横担为三层,下层导线横担为两层。
所述顶层地线横担与跨越侧地线连接,所述上层导线十字横担与跨越侧导线连接,所述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与钻越侧地线连接均与钻越侧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跨越侧地线悬挂在顶层地线横担处,跨越侧导线悬挂在上层导线十字横担处,且跨越侧上相导线通过带支撑管的跳线串及支柱绝缘子与钻越侧上相导线连接;跨越侧中相导线通过带支撑管的跳线串、支柱绝缘子接至钻越侧远离塔身侧的下相导线;
钻越侧导线悬挂在下层导线横担处,钻越侧地线悬挂在下层地线横担处;跨越侧下相导线通过支撑管的跳线串和位于跨越线路下方的支柱绝缘子与钻越侧靠近塔身侧的下相导线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现了双回路大角度钻跨越,降低了先跨后钻(或先钻后跨)工程中交叉线路改造、电缆入地和路径调整的几率,避免了对邻塔的影响及交叉线路造成的停电,增加了电网可靠性,缩减了建设成本,同时进一步压缩了钻越档的新建线路导地线对地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