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开裂高耐热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760.4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彭耀;张奎;周海;李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83/10;C08L51/04;C08L23/08;C08K5/134;C08K5/526;C08K5/10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裂 耐热 聚碳酸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开裂高耐热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树脂50~90份、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10~25份、增韧剂1~6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0.6份。本发明通过将聚碳酸酯树脂,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增韧剂、抗氧剂、润滑剂进行复合共混,提高了材料的抗开裂的同时,也满足热变形(1.8MPa)>125℃的特点,符合金属嵌件产品的使用要求,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开裂高耐热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由于高耐热,耐韧性,以及刚韧平衡的特性,广泛的应用在家电产品以及汽车产品上,但是由于自身流动性较差,内应力过高,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幅缩减,影响了聚碳酸酯的市场应用范围。在制作带金属嵌件的制品时,由于容易发生应力开裂现象,几乎很少应用到聚碳酸酯。为了将聚碳酸酯更好地应用在金属嵌件领域,需要在保证材料的高耐热高韧性前提下,优化材料的抗开裂,改善聚碳酸酯的内应力现象,从而保证金属嵌件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开裂高耐热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开裂高耐热聚碳酸酯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树脂50~90份、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10~25份、增韧剂1~6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0.6份。
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为光气法合成得到,其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8~12g/10min。
优选地,所述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中的硅氧烷含量为4~6wt%,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8~12g/10min。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聚乙烯蜡、聚硅氧烷、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一种所述的抗开裂高耐热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聚碳酸酯树脂、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增韧剂、抗氧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所述混合料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即得。
优选地,所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240~250℃,螺杆转速为300~400r/min,熔体压力为1.5~2.5MPa,真空度为-0.04~-0.1MPa。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混合时间为2~4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原料中,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可以改善材料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抗开裂,改善产品的使用寿命,优选硅氧烷含量在4%~6%,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8~12g/10min;
增韧剂可以改善聚碳酸酯和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树脂的韧性,改善聚合物抗开裂的性能,优选条件下,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
为了优化材料的抗氧化性,优选条件下,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或者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