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CTI值、高灼热丝、低热球压痕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729.0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彭耀;范保林;余莉花;李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51/04;C08L25/06;C08L23/08;C08K5/134;C08K5/103;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i 灼热 低热 压痕 聚碳酸酯 聚酯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CTI值、高灼热丝、低热球压痕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树脂50~90份、聚酯树脂10~25份、相容剂1~6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0.6重量份。本发明通过将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阻燃剂、相容剂、阻燃剂、抗氧剂、润滑剂进行复合共混,得到具有高灼热丝、高CTI值、低热球压痕,而且具有耐化学性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满足了电气元件制造的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CTI值、高灼热丝、低热球压痕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电产品、定时器外壳结构、连接器、控制器、家电和开关等电气元件制造所需的材料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一般会超出预期工作条件。例如,显示不良的电气元件性能会引起电气火灾和设备故障,导致财产和人身伤害,另外在很多场合都会出现油污等化学品,从而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电气元件制造商必须避免这种故障的产品开发。聚碳酸酯是一种工程塑料,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要求透明度、高韧性和良好耐热性的部件。然而,聚碳酸酯也有一些重要的缺陷:耐化学性差,抗应力开裂性差,耐辐射灭菌性差,和易性差。与聚碳酸酯相比,聚碳酸酯/聚酯共混物具有更好的性能,比聚碳酸酯更经济有效。但是,聚碳酸酯-聚酯共混物用于生产电子元件领域时,不仅要求材料具有抗燃性,以及抗拉强度、长期热稳定性、高热变形温度和耐化学性等特性,而且对特定物理性能,例如漏电起痕指数(CTI)、热球压痕直径、灼热丝温度(GWFI)具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CTI值、高灼热丝、低热球压痕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CTI值、高灼热丝、低热球压痕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树脂50~90份、聚酯树脂10~25份、相容剂1~6份、阻燃剂5~20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0.6份。
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3~7g/10min,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光气法合成。
优选地,所述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聚酯树脂的粘度为0.6~0.8Pa·s。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苯氧基四溴双酚A碳酸酯齐聚物、溴化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聚乙烯蜡、聚硅氧烷、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一种所述的高CTI值、高灼热丝、低热球压痕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相容剂、阻燃剂、抗氧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所述混合料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即得。
优选地,所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240~250℃,螺杆转速为300~400r/min,熔体压力为1.5~2.5MPa,真空度为-0.04~-0.1MPa。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混合时间为2~4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