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571.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峰;张孟;谢茜茜;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的接收端。该方法通过缓存队列中的队列元素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管理,一个数据报文的数据包均对应同一队列元素,且随着数据包的接收、缓存、重组对队列元素的信息进行更新,从而便于数据传输过程中问题的排查和维护,且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包头信息仅包括包序号、分片序号和数据总长度的信息,精简了数据包包头的数据量、从而简化了数据分片、接收、重组的处理逻辑,能够在数据包一次传输中携带更长的数据报文,节省了资源的占用,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视联网中进行数据报文传输时,由于不同发送端与接收端间一次传输只能够负载不同固定字节的有效数据,因此,当需要传输的数据报文字节超过该固定字节时,发送端需要对数据报文进行分片发送,在复杂的传输路径中有时甚至需要多次分片以进行正常传输。接收端在对分片得到的报文片重组,以得到分片前的数据报文。
但是,现有的对数据报文进行分片、重组以正常传输的过程中,分片与重组处理逻辑过于复杂。在对报文片封装时,在包头信息中加入了过多的无效标志符,增加了数据报文片和分片重组过程中资源的占用,提高了问题排查和维护的难度,也造成了数据冗余,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为所述发送端对超过预置大小的数据报文进行分片处理所得到;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有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报文序号、分片序号、以及报文总长度;
根据所述报文序号和所述报文总长度,分配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缓存空间;
根据所述分片序号,确定所述数据包在所述缓存空间中对应的缓存地址;
根据所述缓存地址,缓存所述数据包;
根据所述包头信息,更新缓存队列中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队列元素,所述队列元素包括:缓存起始地址、报文接收标识、以及接收总长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报文序号和所述报文总长度,分配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缓存空间,包括:
根据所述报文序号,确定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队列元素;
根据所述队列元素的报文接收标识,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为所述数据报文的首包;
当所述数据包是首包时,根据所述报文总长度,分配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缓存空间;
当所述数据包不是首包时,根据所述队列元素中的缓存起始地址确定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缓存空间;
所述根据所述包头信息,更新缓存队列中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队列元素,包括:
更新所述报文接收标识,根据所述缓存空间的起始地址更新所述缓存起始地址,以及根据所述首包的长度,更新所述接收总长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分片序号,确定所述数据包在所述缓存空间中对应的缓存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分片序号和所述预置大小,确定所述数据包相对所述缓存起始地址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数据包在所述缓存空间中对应的缓存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缓存地址,缓存所述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表面喷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