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间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83548.8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牟全臣;周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数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间输出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模型间输出传输方法包括: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从所述第一模型中映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依据映射到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二单元进行分析。通过该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维护和二次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间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我国工业软件的迅速发展,分析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增速很快,国产化的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工业软件主要分为嵌入式软件、生产控制类软件,分析软件和信息管理类软件。分析软件在工业软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在工业软件中地位显著。
模型是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模型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还与产品品种和制造工艺相关的工艺与控制;企业不能有效地对控制和管理模型进行提升、优化、维护和二次开发,导致工程可以验收,但随着工况变化而不能持续稳定可靠地运行,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模型间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间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构形相同,所述第一模型中包含多个第一单元,所述第二模型中包含多个第二单元;
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从所述第一模型中映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
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依据映射到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二单元进行分析。
优选地,所述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二模型中分别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型中各第一单元对应的第二单元;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单元,建立所述第一单元与对应的第二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每个第一单元对应一个第二单元;或者,每个第一单元对应N个第二单元,N大于等于2;或者,每个第二单元对应M个第一单元,M大于等于2。
优选地,所述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依据映射到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二单元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或载荷工况是否发生变化;若是,依据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分析逻辑对变化后的特性、载荷工况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分析结果。
优选地,在所述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第一模型中的各第一单元,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从所述第二模型中映射所述第一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间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的构型相同,所述第一模型中包含多个第一单元,所述第二模型中包含多个第二单元;
第一映射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从所述第一模型中映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
分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第二单元,依据映射到的所述第二单元对应的特性、载荷工况、分析逻辑以及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二单元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数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数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