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492.6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黎鹏;李现民;吉荣;徐晶;陆连根;姚赜赢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50 | 分类号: | C01B3/50;C01B3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气 分离 装置 停车 原料 co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方法,通过调节CO循环管路内CO产品返回至原料管线的量,以及氢气循环管路内氢气返回至原料管线的量,使得系统在原料管线内气体由粗一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行,使得CO产品管路供应的产品CO保持合格、稳定供应状态。本发明通过调节系统的返回CO量和H2量,使得装置在进料由粗一氧化碳转换成合成气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行,产品CO保持合格、稳定供应状态,从而相比传统方法节省了停、开车的时间及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节省了停、开车的时间及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的粗一氧化碳(简称为RCO)中CO含量只有98%,杂质H2的含量可高达1%,不能满足大多数化工行业对于一氧化碳产品的纯度要求(一般要求CO>98.9%,H2<100ppm)。
中国专利CN109437200A公开了一种粗一氧化碳提纯的装置及工艺方法,利用粗一氧化碳(RCO)生产精一氧化碳(PCO),包括依次连接的变温吸附单元(1)、冷箱(2),冷箱(2)出口分别连接CO压缩机(3)、变压吸附单元(4)和解吸气压缩机(5),变压吸附单元(4)出口连接氢气产品管路(9),CO产品管路(7)引出CO循环管路(8),并与解吸气压缩机(5)相连接,冷箱(2)与变压吸附单元(4)之间引出氢气循环管路(10),并与解吸气压缩机(5)相连接。
上述专利的装置利用合成气分离装置中现有的CO压缩机和解吸气压缩机的富余能力,将RCO提纯净化为PCO,装置简单,流程方便,分离效果好。然而,上述专利仅是利用合成气分离装置完成粗一氧化碳提纯,而合成气分离装置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分离合成气,所以,当上述专利的装置不进行粗一氧化碳提纯,而要将原料由粗一氧化碳更换成合成气时,传统的做法是要将整套装置停车,然后再用氮气将装置里面的气体置换出来,最后再引入合成气,并通过合成气分离装置进行分离。这样做费时费力,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不需要停车就能够实现原料由粗一氧化碳到合成气的切换。
本发明是将专利CN109437200A公开的粗一氧化碳提纯的装置进行改进,从而实现粗一氧化碳(简称为RCO)进料到合成气进料的不停车切换。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系统进行,
合成气分离装置不停车将原料粗CO切换成合成气的系统包括合成气分离装置,所述合成气分离装置包括变温吸附单元、冷箱、CO压缩机、变压吸附单元和解吸气压缩机,所述变温吸附单元入口连接原料管线,所述原料管线用于接入粗一氧化碳或合成气,所述变温吸附单元出口与冷箱入口连接,所述冷箱的一个出口连接CO压缩机入口,所述CO压缩机设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连接CO产品管路,另一出口连接回到冷箱,使得冷箱与CO压缩机之间形成循环,
所述冷箱的另一出口依次连接变压吸附单元和解吸气压缩机,
所述解吸气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变温吸附单元入口形成循环,所述变压吸附单元还设有另一出口连接氢气产品管路,
所述CO产品管路引出CO循环管路,所述CO循环管路与原料管线相连接,所述氢气产品管路引出氢气循环管路,所述氢气循环管路与原料管线相连接,
所述冷箱出口还设有尾气排放管路,所述尾气排放管路引出尾气循环管路,所述尾气循环管路与原料管线相连接;
所述原料管线上还连接有氢气补充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