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片段DNA组装试剂盒、多片段DNA组装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2965.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佑民;杨平;孙健;柳伟强;刘敏祥;严成丽;邢妍婧;赵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泓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1 | 分类号: | C12N15/81;C12N15/66;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段 dna 组装 试剂盒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片段DNA组装试剂盒、多片段DNA组装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待组装的DNA片段Fn和载体;所述载体包括中间连接载体和/或组装载体;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酿酒酵母菌。本发明采用体外组装和体内组装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PCR合成初始片段并加入中间连接载体中,随后采用重组酶体系将大片段DNA与组装载体在体外进行组装,再将体外组装产物转化入酿酒酵母菌进行体内组装,结合了体外组装和体内组装的优点,显著提高了超大质粒的合成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片段DNA组装试剂盒、多片段DNA组装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多片段DNA组装试剂盒、多片段DNA组装方法及其在构建大片段重组质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迅速发展,在生物医药、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大质粒可以服务于大型代谢通路研究、染色体研究和基因组研究等,有助于进行基因功能、代谢通路功能研究和认识生命。但是,超大质粒的合成存在诸多困难,科学家们虽然提出了多种方法用于超大质粒的合成,但是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就需要在超大质粒的合成和拼装技术上进行改进和突破。
现阶段,体外大片段组装方法包括Gateway、In-fusion、Cold-fusion、T4 DNApolymerase-based Ligase Independent Cloning(LIC)、Golden Gate和Gibson Assembly等。其中,Gateway技术需要构建入门载体,耗时较长,成本较高;Golden Gate技术依赖于II型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不适用于存在上述酶的序列的合成,需要提前分析片段序列再进行组装;而传统的Gibson组装技术在进行多片段组装时效率较低,尤其是对于片段较大的片段,组装成功率很低。
因此,需要提出新的高效的超大质粒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片段DNA组装试剂盒、多片段DNA组装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将体外组装和体内组装相结合,显著提高了多片段DNA组装效率,提高了超大质粒的合成成功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片段DNA组装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待组装的DNA片段Fn和载体;
所述载体包括中间连接载体和/或组装载体;
所述DNA片段F1的上游和DNA片段Fn的下游包含中间连接载体的同源臂,即与中间连接载体的两端具有相同的重叠序列;
所述DNA片段Fi的上游与DNA片段Fi-1的下游具有一段重叠的反向互补序列,所述DNA片段Fi的下游与DNA片段Fi+1的上游具有一段重叠的反向互补序列;
其中,n≥2且为偶数,1≤i≤n;
当i为奇数时,所述片段Fi为正向序列,当i为偶数时,所述片段Fi为反向互补序列;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酿酒酵母菌。
本发明中,所述试剂盒采用体外组装和体内组装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采用重组酶体系将大片段DNA与组装载体在体外进行组装,再将体外组装产物转化入酿酒酵母菌进行体内组装,所述试剂盒结合了体外组装和体内组装的优点,解决了单纯采用体外组装或体内组装构建超大质粒成功率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泓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泓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翻转式曲轴箱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