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2647.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茜;王婕;苏闯;徐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7 | 分类号: | F24F1/0007;F24F11/32;F24F11/64;F24F11/65;F24F11/70;F24F11/88;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清洁 控制 方法 空调器 | ||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本申请的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通过参考室内机内盘管温度、出风温度,在室内机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出风温度的异常是由内盘管上的灰尘、杂质导致,而非内盘管温度异常导致。进而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室内机确定为待清洁室内机,进而对这部分室内机进行清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内盘管自身异常,而非灰尘杂质导致的出风温度异常的室内机被确定为待清洁室内机,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也避免了实际不需要清洁的室内机却频繁地进行自清洁的情况,提高了空调器寿命。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用于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因此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空调作为普通家电产品不仅需要达到制冷、制热的效果,还需要提供清洁、洁净、有益人体健康的空气。室内机的盘管表面会堆积一些灰尘、杂质,如果不及时清理,既影响盘管的换热效率,又容易滋生细菌,使空调器产生异味,影响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甚至影响用户健康。因此,在必要时需要对室内机进行清洁。现有技术中存在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空调器,但是其在判断是否需要自清洁时,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改善的问题是现有空调器难以准确地判断室内机是否需要自清洁。
为改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室内机包括用于换热的内盘管,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包括: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室内机确定为待清洁室内机,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在制冷工况下,出风温度不低于第一预设出风温度,内盘管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或,在制热工况下,出风温度不高于第二预设出风温度,内盘管温度不低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
控制待清洁室内机进行自清洁。
出风温度异常(在制冷工况下不低于第一预设出风温度,或制热工况下不高于第二预设出风温度)有可能是由于内盘管上的灰尘、杂质使盘管和空气之间的传热效果变差导致;也有可能是因为内盘管自身温度异常(在制冷工况下高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或制热工况下低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导致。因此,在出风温度异常、内盘管温度正常的情况下,也即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出风温度的异常是由内盘管上的灰尘、杂质导致,进而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室内机确定为待清洁室内机,并对这部分室内机进行清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内盘管自身异常,而非灰尘杂质导致的出风温度异常的室内机被确定为待清洁室内机,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也避免了实际不需要清洁的室内机却频繁地进行自清洁的情况,提高了空调器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出风温度为15~18摄氏度,第一预设盘管温度为8~12摄氏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出风温度为28~32摄氏度,第二预设盘管温度为43~46摄氏度。
通过对第一预设出风温度、第一预设盘管温度、第二预设出风温度、第二预设盘管温度设置相应的参数,以保证判断室内机是否需要自清洁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条件还包括在制冷工况下,室内机对应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在制热工况下,室内机对应的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
由于在内盘管温度正常的情况下,环境温度也可能导致出风温度异常。比如,在制冷工况下,环境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检测到的出风温度不够低(不低于第一预设出风温度);在制热工况下同理。因此将室内机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判断室内机需要清洁的预设条件之一,也即在内盘管温度正常、环境温度正常、出风温度异常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需要进行自清洁,可以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