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肉用绵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1807.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武;孙锐锋;郭宏宇;白晓峰;李亚妮;李俊;赵鹏;田晖;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万惟新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1 | 代理人: | 梁丽丽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肉用 绵羊 品系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用绵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1)藏寒F1代母羊的培育:选择欧拉藏羊作为父本,与小尾寒羊为母本杂交得到藏寒F1代羊群;(2)特藏寒F2代母羊的培育:选取步骤(1)的藏寒F1代的母羊与特克塞尔公羊杂交,生产得到特藏寒F2代羊群;(3)特藏寒F3代羊的培育:以特克塞尔公羊作父本,与步骤(2)的特藏寒F2代母羊杂交生产出特藏寒F3代羊群;(4)杂交绵羊新品系羊群的培育:选择步骤(3)的特藏寒F3代公羊与步骤(2)的特藏寒F2代母羊横交固定,得到特藏寒核心群体挑选,培育出肉用绵羊新品系。本发明培育的肉用绵羊新品系既具有我国地方良种绵羊的多胎基因又具有引进种羊的高产肉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用绵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羊存栏数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肉羊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优质的肉羊品种,当前,我国肉羊生产主要采用地方品种、细毛羊、半细毛羊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育肥,其中某些品种的产肉性能、生产潜力对肉羊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专业化的肉羊品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专业化的肉羊品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品性能高、肉质细嫩和繁殖力高等特点,引进的肉羊品种在适应性能以及与地方品种的杂交性能方面均表现良好,但良种覆盖率较低,且以地方品种为主,而地方品种的良种覆盖率也不到50%。欧州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的良种覆盖率接近100%,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良种覆盖率也达到90%。
为了改良我国地方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山西省也引进了许多优种羊进行了杂交改良,但是,由于羊的数量较多,优种羊的价格也较高,依靠进口优种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养羊良种覆盖率低的问题。而且,国外优种羊和本地羊生产性能各具特色,各有优点,只有把国外种羊的高产性能和地方品种的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优良性状充分结合起来,培育出适应我省的生产条件和气候特点,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繁殖力强肉用绵羊新品种,才能真正推动山西省养羊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用绵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杂交后代具有耐粗饲、耐寒、产仔高、生长发育快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肉用绵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
(1) 藏寒F1代母羊的培育:选择欧拉藏羊作为父本,与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得到藏寒F1代羊群,选择体形外貌和生产情况较优的母羊组成F1后备母羊群,根据产羔记录选留产双胎的母羊组群,进行多胎基因FecB检测,选择携带多胎基因FecB产双羔的体格健康母羊组成藏寒F1代母羊群;
(2)特藏寒F2代母羊的培育:选取步骤(1)所生产的藏寒F1代母羊群的母羊与特克塞尔公羊杂交,生产得到特藏寒F2代羊群,将特藏寒F2代羊群择优挑选,组成特藏寒F2代母羊群,个体均来自双胎以上;
(3)特藏寒F3代羊的培育:以特克塞尔公羊作父本,与步骤(2)所生产的特藏寒F2代母羊进行杂交,生产出特藏寒F3代羊群,对特藏寒F3代羊群进行挑选,组成特藏寒F3代公羊群;
(4)杂交绵羊新品系羊群的培育:选择步骤(3)所生产的特藏寒F3代公羊与步骤(2)所生产的特藏寒F2代母羊横交固定,得到特藏寒核心群体,对特藏寒核心群体进行挑选,通过提高扩繁,培育出肉用绵羊新品系。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F1后备母羊群的选择标准为:体形外貌选择全身被毛白色,头形较小,头部有花色,耳部和鼻部浅棕色,眼圈花色,头上有小角或无角,体躯紧凑,肌肉丰满结实,四肢长而细。生产情况选择母羔初生重3.4kg-3.6kg;6月龄母羔体重为28.50kg-30.21kg;
F1代母羊群的挑选标准为:初生重3.4kg-3.6kg、断奶重20.50kg -22.5kg、周岁体重60kg-62kg;6月龄体高为58cm-60cm、体长60cm-62cm、胸宽20cm-22cm、胸围69cm-7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的恒流-恒压充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