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河岸电设施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1619.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斯杨;陈露;陈玮;杨韵;邵丽红;盛培培;周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交科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00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岸 设施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河岸电设施供电系统,包括CPU;具有存储模块的智能芯片,智能芯片设置于充电设备上,存储模块用于对充电设备的充电记录进行存储;第一客户端,用于输入对充电设备的操作动作,且将操作动作传输至CPU,CPU根据操作动作对智能芯片发出指令,从而控制充电设备进行工作。本发明中,将第一客户端安装于各个充电设备上,可选择触摸屏来对第一客户端进行体现,智能芯片也独立的设置在各个充电设备上,从而实现各个充电设备的独立控制,CPU可安装在远程监控室内,通过数据的远程传输来保证各个智能芯片指令的对应发送,实现整个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河岸电设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码头岸上的主要生产作业机械全部使用市电清洁能源,港区的空气质量因此相对较好。但在船舶进入港口尤其是在靠泊期间,船上一切和生产或生活相关的设备、照明及通讯等设施仍然需要维持供电,船舶辅助发电机需要继续保持工作状态。受到船舶规模、自身的设备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船舶燃料供应效率低下,损耗严重。船舶辅助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无法储存,因此大量的能源被消耗,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岸电技术”是指利用岸侧电源对靠港的船舶提供电源的技术。船舶停靠期间,关闭了船上的柴油发电机,并改由岸侧的电网电源供电,从而节约了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油消耗,接岸电后的靠港船舶所节省的燃油量与船舶的吨级、船型及停靠时间有关。一般来说,船舶的吨位越大,停靠作业的时间越长,节省的燃油就越多。
对于内河小吨位船舶(5000吨级及以下),岸电改造难度小,费用低,便于实现。在内河港口普及小容量岸电设备是能够较快见到成效的,集成性的岸电桩是较好的选择方案。岸电桩可以实现船舶靠泊期间直接接用岸基供电,用于降低船舶靠港时的排放和噪音污染,可有效提高港口能效。但现有设计的岸电桩接口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复杂的使用需求。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内河岸电设施供电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内河岸电设施供电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河岸电设施供电系统,包括
CPU;
具有存储模块的智能芯片,所述智能芯片设置于充电设备上,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记录进行存储;
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输入对所述充电设备的操作动作,且将操作动作传输至所述CPU,所述CPU根据所述操作动作对所述智能芯片发出指令,从而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芯片还包括紧急断电模块,所述紧急断电模块至少在所述充电设备指定点温度超出设定值和充电设备充电电缆所受拉力超出设定值时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电能显示模块,所述电能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设备所供给的电能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显示模块输入端通过浪涌保护器和进线开关与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能显示模块输出入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使操作者在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输入安全指令、实施安全动作或进行安全扫描后方可实施所述操作动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紧急断电模块执行断电动作后通知所设定的紧急联系人。
进一步地,还包括云系统,所述云系统包括第二客户端,所述CPU将接收和发出的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系统的第二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交科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交科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