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1372.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杨庆;姚军财;贾立秀;施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博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型 偏振 全息 光栅 眼光 显示器 | ||
1.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光源模块(1)、微显示模块(2)和成像模块(3),所述的光源模块(1)包括激光光源(11)、扩束系统短焦透镜(12)和扩束系统长焦透镜(13);所述的微显示模块(2)包括微显示器(21)、半透半反镜(22)、缩束系统长焦透镜(23)、缩束系统短焦透镜(24)和模式片组(25);所述的成像模块(3)包括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
所述的激光光源(11)产生的激光光路顺次穿过扩束系统短焦透镜(12)、扩束系统长焦透镜(13)、模式片组(25)、半透半反镜(22)、缩束系统长焦透镜(23)和缩束系统短焦透镜(24)到达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
所述的微显示器(21)接收半透半反镜(22)的反射光产生的光路顺次穿过半透半反镜(22)、缩束系统长焦透镜(23)和缩束系统短焦透镜(24)到达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
所述的微显示器(21)和模式片组(25)共同作用产生不同偏振方向的投射光;
所述的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采用偏振态敏感反射型光栅,所述的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呈m×m网格阵列分布;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用于对入射方向相同,但偏振方向不同的入射光线进行特定角度方向上的反射;
所述的微显示器(21)上的每个显示模块一一对应于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上指定光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光源(11)采用窄波段的单色激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振体全息光栅阵列(32)固定安装在透明玻璃(31)一侧,观测位(33)设置在透明玻璃(31)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片组(25)由沿光轴方向上并列排布的n片电控偏振片组成,相邻两电控偏振片之间的偏振角度间隔为α,所述的偏振角度间隔电控偏振片的数量n=m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片组(25)采用分成m×m个网格区域的单片偏振片,每个网格区域的偏振方向都不一样,偏振角度间隔为β,所述的偏振角度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片组(25)采用电控液晶相位延迟器,所述的电控液晶相位延迟器通过时分复用的方法产生相位延迟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片组(25)采用透明玻璃片,所述的微显示器(21)采用偏振型反射式液晶显示器,所述的微显示器(21)产生的光线信息为椭圆偏振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显示器(21)用于显示视点图序列或者全息图阵列,所述的全息图阵列中包含每个视点图的全息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新型偏振体全息光栅的近眼光场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显示器(21)上显示m×m阵列的图像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3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