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1148.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灿荣;徐金平;凌清平;林振兴;彭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2 | 分类号: | G06F13/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接口 发送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包括软件端,其发送步骤如下:第一步,软件发送数据的参数包括发送数据的首地址和帧长度,帧数据位宽是16bits;第二步,软件通过IFC接口发送,由于底层硬件发送FIFO大小有限,所以将上层数据切段发送,段大小是FIFO深度的一半;通过设计了软件端和逻辑端,来对离散接口发送数据的速度和效率进行提升,并通过对数据的帧数和帧宽进行限定,使数据的发送得以正确发送,接着通过对寄存器进行清空、轮询和发送,可发送完整的帧数据,且可以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并对FIFO中的数据进行读出、清空、发送和标记,增强数据发送的有序性,并对数据的长度进行限定,以确保FIFO机制得以正常有序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
背景技术
FPGA,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FPGA的开发相对于传统PC、单片机的开发有很大不同。FPGA以并行运算为主,以硬件描述语言来实现;相比于PC或单片机的顺序操作有很大区别,其中在对离散接口进行数据发送时,现有技术为单一的发送端,其数据的发送速度和发送效率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数据的发送速度和效率较差,且未采用FIFO机制导致数据无法按照先进先出进行发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包括软件端,其发送步骤如下:
第一步,软件发送数据的参数包括发送数据的首地址和帧长度,帧数据位宽是16bits;
第二步,软件通过IFC接口发送,由于底层硬件发送FIFO大小有限,所以将上层数据切段发送,段大小是FIFO深度的一半,为512个;
第三步,写FIFO清空寄存器,写帧长度寄存器,写启动发送寄存器;
第四步,根据帧长度,将帧分段处理,帧长度不足512时,按实际长度发送,按照事先分配的地址空间,将数据写入;
第五步,软件一边写数据,FPGA一边对外发送数据,直到最后一个数据写完;
第六步,软件写一段数据前,轮询状态寄存器,查询半满标记,直到半满无效,才将该段数据发出;
第七步,软件发送完整帧数据后,轮询状态寄存器,查询完成标记,直到完成,才退出发送函数;
第八步,结束。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软件发送数据的参数帧长度默认小于4096。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FIFO深度默认为1024个。
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该段地址空间就映射到底层的发送FIFO。
优选的,所述第五步中,FPGA自动生成完成标记,关闭写启动。
优选的,所述第六步中,半满无效中的半满标记位为低电平。
优选的,所述第七步中,完成标记为高电平。
一种离散接口发送数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逻辑端,其发送步骤为:
第一步,逻辑端根据启动发送标记,并锁存此时帧长度寄存器值,并将上一次的完成标记位清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