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排放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80731.2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姜涵;郭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陈佳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排放 一氧化碳 检测 方法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排放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和位置信息的人群密度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一氧化碳排放量;根据人群密度信息,确定位置信息的一氧化碳排放阈值;响应于一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一氧化碳排放阈值,控制监测控制器将报警信息和提示信息显示到显示屏上。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减少目标车辆一氧化碳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排放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具体而言,一氧化碳是汽车尾气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当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一氧化碳会大量产生。该气体会使人体缺氧,进而引起头痛、头晕和呕吐等中毒症状。
因此,对于尾气超标的车辆需要加强管理,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和环境的侵害。此外,由于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也会增加一氧化碳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车辆排放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排放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和位置信息的人群密度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一氧化碳排放量;根据人群密度信息,确定位置信息的一氧化碳排放阈值;响应于一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一氧化碳排放阈值,控制监测控制器将报警信息和提示信息显示到显示屏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人群密度信息,确定位置信息的一氧化碳排放权重;将一氧化碳排放权重与一氧化碳的排放标准的数值的乘积确定为一氧化碳排放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群密度信息是通过位置信息的热力图获取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行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启动信息,加速度信息,刹车使用信息,怠速时间;根据行驶信息,生成提示信息;将提示信息显示到显示屏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车载有源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到目标车辆,车载有源RFID电子标签能够发送目标车辆的基本不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车牌信息,车辆状态;获取车载有源RFID电子标签发送的目标车辆的基本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设置的RFID射频集信基站用于与车载有源RFID电子标签建立通信,以及RFID射频集信基站能够获取目标车辆的基本信息,以及对目标车辆进行识别;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及将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展示到数字地图中。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确定目标车辆的一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根据人群密度信息确定一氧化碳排放阈值。进而,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排放量与上述一氧化碳排放阈值相比较,确定上述一氧化碳排放量是否超标。最后,响应于一氧化碳超标,将报警信息和提示信息发送到显示屏上。如此一来,通过警示和提示目标车辆的驾驶员,能够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