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多跳数据安全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0136.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建;林国营;张晓平;王鹏;曾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17/391;H04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娇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线 通信 数据 安全 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多跳数据安全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获取多跳宽带电力线上各个通信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通信参数,依据各个通信参数构建与每个通信信道一一对应的信道传递函数,各个通信参数结合MK模型对各个信道传递函数构建实际信道模型;依据实际信道模型建立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将联合收发矩阵输入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中得到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采用迭代分布式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上多跳数据安全传输的安全速率;使得电力线在安全速率下进行数据传输,保证安全通信,预防窃听用户窃取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跳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多跳数据安全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多跳宽带电力线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在发送信号时,利用调制技术把数据进行调制,将载有信息的信号加载到电流上,接着利用电力线进行传输;在接收端接收信号时,先让接收信号经过滤波器,然后将调制信号取出,再经过解调技术,就可得到原来的通信信号,并传送到电话或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传递。
目前在每家每户均已经分布有电力线,普及范围极广,不需要加设专用线路,若用电力线作为媒介实现台区的移动终端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降低电网获取电能量数据的成本,又可以提高电力线的使用价值。但是,台区的移动终端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数据比较庞大,如此庞大而重要的数据在具有广播特性的电力线上进行传输,需要对通信数据进行安全和保密传输,而如何实现数据在电力线上传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对多跳宽带电力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的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如何实现多跳宽带电力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保证台区的移动终端与电能表之间能进行安全通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多跳数据安全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跳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低,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数据易被偷窃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多跳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应用于台区的移动终端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跳宽带电力线上各个通信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通信参数,依据各个所述通信参数构建与每个所述通信信道一一对应的信道传递函数,各个所述通信参数结合MK模型对各个所述信道传递函数构建实际信道模型;
S2.依据所述实际信道模型建立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
S3.将联合收发矩阵输入所述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中得到目标函数;
S4.对所述目标函数采用迭代分布式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所述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上多跳数据安全传输的安全速率。
优选地,所述通信参数包括各个所述通信信道的路径数量、路径的传输距离、信号频率和通信节点:
其中,所述通信节点能用于窃听用户窃取所述通信信道上的传输数据。
优选地,根据如下公式作为多跳宽带电力线的所述实际信道模型:
其中,i为路径的编号,gi为每条路径的加权系数且数值为不大于1的自然数,A(f,di)为所述通信信道的衰减系数,α0、α1和k均是衰减参数,k为0.5~1,di为第i条路径的传输距离,τi为路径i上的时延c0为光速,εr为所述多跳宽带电力线的介电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