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水垢清洁功能的燃煤效率高的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0129.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学敏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F23L5/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31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水垢 清洁 功能 燃煤 效率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水垢清洁功能的燃煤效率高的锅炉,包括加热锅、燃烧炉、蒸汽管和支架,还包括除垢机构和增氧机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防护管、第一扇叶、第一轴承、驱动轴、两个第二轴承和两个清洁组件,所述增氧机构包括通风管、第二扇叶和至少两个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连通管、电动阀、进气管和隔离网,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传动杆、转动杆和清洁刷,该具有水垢清洁功能的燃煤效率高的锅炉中,通过除垢机构可以对加热锅内壁上的水垢进行清洁,提高了对加热锅内部的水的加热效率,通过增氧机构可以将更多的空气注入燃烧炉内部,增加了燃烧炉内部氧气含量,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提高了锅炉的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水垢清洁功能的燃煤效率高的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现有技术的锅炉在使用时,煤炭堆积在锅炉内部,致使处于内侧的煤炭燃烧不充分,降低了锅炉的燃烧效率,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锅炉在使用时,锅炉的内壁上容易产生水垢,水垢会影响热量传导的效率,降低了锅炉的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水垢清洁功能的燃煤效率高的锅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水垢清洁功能的燃煤效率高的锅炉,包括加热锅、燃烧炉、蒸汽管和支架,所述加热锅和燃烧炉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加热锅和燃烧炉均与蒸汽管同轴设置,所述加热锅的底端与燃烧炉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蒸汽管的一端与加热锅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蒸汽管与加热锅的内部连通,所述支架与燃烧炉的底端固定连接,还包括除垢机构和增氧机构,所述增氧机构设置在燃烧炉的底端上,所述除垢机构设置在加热锅的内部;
所述除垢机构包括防护管、第一扇叶、第一轴承、驱动轴、两个第二轴承和两个清洁组件,所述防护管与蒸汽管同轴设置,所述加热锅与燃烧炉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护管穿过安装孔,所述防护管与加热锅和燃烧炉均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管的底端与燃烧炉的底部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管的底端与燃烧炉的外部连通,所述防护管的顶端设置在加热锅的内部,所述驱动轴与防护管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设置在防护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扇叶设置在蒸汽管的内部,所述驱动轴的顶端与第一扇叶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轴承均设置在防护管的内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防护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加热锅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防护管的外圈固定连接,两个清洁组件关于防护管对称设置,两个清洁组件均与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两个清洁组件均与驱动轴连接;
所述增氧机构包括通风管、第二扇叶和至少两个充气组件,所述通风管与防护管同轴设置,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燃烧炉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叶设置在通风管的内部,所述第二扇叶与驱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各充气组件绕着通风管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通风管的四周上,各充气组件均与燃烧炉的底端连接;
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连通管、电动阀、进气管和隔离网,所述进气管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燃烧炉的底端连通,所述隔离网覆盖在进气管的一端上,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通风管的靠近燃烧炉的一端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锅炉的自动化程度,所述加热锅上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显示屏和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学敏,未经姜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数控钻孔攻丝机
- 下一篇:一种实现同一过孔多个网络的PCB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