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9875.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峥烨;庄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付文虹 |
地址: | 1015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钥匙 进入 启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远程信息处理箱发送的远程确认指令,远程确认指令用于询问是否启动发动机;检测发动机启动需求,并将发动机启动需求发送至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基于发动机启动需求反馈的启动发动机指令;根据启动发动机指令启动发动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且适用于忘带钥匙和快速借车场景,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和远程信息处理箱。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自身信息传输至平台,通过分析和处理,为城市管理者和车主提供便捷方案。随着共享观念的不断深入,授权他人使用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多,如授权他人维护车辆,授权他人使用车辆等。
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手机APP(Application,手机软件)远程启动发动机、解锁。但是远程启动发动机进入车辆后,若车主踩制动踏板,PEPS(Passive Entry PassiveStart,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则会执行找物理钥匙的流程,无物理钥匙时,车辆将自动熄火,无法驾驶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且适用于忘带钥匙和快速借车场景,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远程信息处理箱。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远程信息处理箱发送的远程确认指令,所述远程确认指令用于询问是否启动发动机;检测发动机启动需求,并将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发送至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反馈的启动发动机指令;根据所述启动发动机指令启动发动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接收到远程信息处理箱发送的远程确认指令,并检测发动机启动需求,以及将发动机启动需求发送至移动终端,然后接收移动终端基于发动机启动需求反馈的启动发动机指令,最后根据启动发动机指令启动发动机。由此,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且适用于忘带钥匙和快速借车场景,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是否被踩下和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若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被踩下或所述启动按钮被按下,则判断出所述车辆有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发送至移动终端,包括:将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通过所述远程信息处理箱和车辆远程服务平台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反馈的启动发动机指令,包括: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远程信息处理箱和所述车辆远程服务平台反馈的所述启动发动机指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发送远程确认指令,所述远程确认指令用于询问是否启动发动机;接收所述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发送的发动机启动需求,并将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发送给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发动机启动需求反馈的启动发动机指令;将所述启动发动机指令发送至所述钥匙进入启动系统,以供所述钥匙进入启动系统根据所述启动发动机指令启动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