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换向器的印制绕组电机转子电枢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9832.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桂;徐雁;江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4 | 分类号: | H02K13/04;H02K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畅晓莹;李荷香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换向器 印制 绕组 电机 转子 电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换向器结构并提高换向器耐磨性能的改进换向器的印制绕组电机转子电枢,包括若干层有序连接的铜导体、设在铜导体层与层之间的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转子电枢为无铁心的薄盘,在盘的边缘各铜导体内外端部按设计线路相互连接;在转子电枢的一侧表面增加有换向器,换向器采用厚度1~2毫米的铜带冲制或蚀刻制成,换向器与转子电枢之间设有换向器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换向器的导体内端部与转子电枢导体内端部按一一对应连接的方式连接,转子电枢的一侧表面增加换向器后,换向器厚度加大,提高了换向器的耐磨性,增加印制电机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绕组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换向器结构并提高换向器耐磨性能的改进换向器的印制绕组电机转子电枢。
背景技术
制绕组电机定子部分采用永磁材料建立大气隙轴向磁场,气隙为平面气隙。转子为无铁芯薄盘,置于气隙正中。印制绕组电机的转子电枢的电枢绕组由若干层铜板蚀刻或冲制后焊接制成,铜导体的层与层之间有特制的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保持绝缘。各层导体的内外端部与其他导体内外端部按规律焊接形成电枢绕组。最内圈处电枢表面兼作换向器,电刷按规定位置与换向器平面接触。与其他电机相比,该电机的优势在于机械特性和控制特性均为线性,转矩均匀,调速范围宽,响应迅速,转动惯量小,电感量小,换向条件好,可做到无火花换向。由于换向器厚度仅0.1至0.5毫米,电机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枢换向器的耐磨性,印制绕组电机转速高,换向器区域易磨损导致电机损坏,因此改进设计十分必要。
中国专利CN201120475956.9提出了一种印制绕组电机的转子电枢设计结构,其电枢绕组的内孔套在电枢支架的定位止口上,其外侧面与电枢支架止口安装面之间有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压环内孔也套在电枢支架的定位止口上,其外侧面与电枢绕组内侧面之间有玻璃纤维布,压环紧压电枢绕组。热压后压环、电枢绕组和电枢支架经玻璃纤维布粘接。在电枢支架定位止口的端面边缘均布3~6个冲压的凹点,各凹点处的边缘变形外翘,挡在压环内侧面。
中国专利CN201620840023.8提出了一种印制绕组电机的转子电枢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包括多层按规律连接的导体,导体的层间有层间绝缘层,转子电枢的上、下两侧盘面粘有表面绝缘层,为与转子电枢同心的环面,内径大于转子电枢内径至少10毫米,大于转子电枢与电刷接触区域外径,其外径小于转子电枢外径。表面绝缘层的环面宽度为转子电枢环面宽度的1/2至2/3。表面绝缘层厚度为0.1~0.2毫米;为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层。
中国专利CN201811485797.3公开的印制绕组电机的转子电枢是包括转轴、固定套接在该转轴外表面呈圆柱状结构的定块、安设于定块顶部并套接在转轴外表面呈圆环状的电枢支板、套设在转轴外表面并紧贴安置在电枢支板顶端的电枢绕组、以及连接在转轴外表面并将电枢绕组紧紧压在电枢支板上的压持机构。
中国专利CN201410425879.4提出的一种能够降低电磁激振力的有刷直流电机,包括定子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磁极、转子铁芯、励磁绕组、转子轴、轴承、转子电枢绕组和滑环组;其特征是转子电枢绕组采用多相绕组,每相绕组采用单线圈结构或多线圈的分布式结构,增加了绕组换相的次数,更接近直流电机的换相,电机转子为有铁芯电枢绕组。
而中国专利CN201110241663.9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用复合槽楔及其制造方法,(授权),其中电机转子用复合槽楔,包括双马来酰亚胺层压板和导磁板,双马来酰亚胺层压板包括合成树脂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合成树脂包括质量比成份55~65%的双马合成树脂和35~45%的618环氧树脂。
尽管有上述公开的印制绕组电机的转子电枢设计方法,但它们都没有涉及电枢绕组换向器结构,缺少针对换向器结构的改进方法,需要更进一步地改进设计,提高换向器的耐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在转子电枢薄盘表面增加换向器厚度来提高换向器的耐磨性,增加印制电机的寿命的改进换向器的印制绕组电机转子电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