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9737.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贤;蔡玲珑;孙文星;肖祥;马志钦;周丹;靳宇晖;周永言;刘剑锋;向谆;潘君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G01R27/02;G01R31/52;G01R31/62;G01R31/72;G0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帅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绕组 变形 故障 定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方法,用于解决对变压器故障的检测存在着无法对绕组变形故障位置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检测正常变压器以及待测变压器,测得正常变压器以及待测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将两者的扫频阻抗曲线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别待测变压器是否发生绕组变形故障并计算分析绕组发生变形故障的位置区域。本发明通过建立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与变压器进行连接,通过获取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从而对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进行位置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的位置进行定位的不足,对预防电网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承担着电网互联和功率交换的枢纽作用。当变压器受到短路冲击后或者运输碰撞等因素后,变压器绕组在电动力或机械力作用下可能发生轴向或径向尺寸变化,通常表现为绕组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特征,称为绕组变形。严重的绕组变形将导致绝缘击穿,造成电力系统事故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变压器绕组变形问题的难点在于绕组变形具有隐蔽性、渐变性等特征,绕组内部的形状变化不能直接被观测到,且变形的变压器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与之前的运行状态看起来并无不同,实则处于较危险的“亚健康”状态,长时间未得到维修将变形加剧,导致抗短路能力不断下降,直至彻底损坏。
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主要有以下方法,1、短路阻抗法,该方法无法定位绕组故障,且灵敏度低;2、频率响应分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绕组变形检测方法,但其抗干扰能力不强,每次试验只能检测变压器的一相绕组,无法同时检测三相绕组,给横向相关系数的比较与绕组变形程度的综合分析带来了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变压器故障的检测存在着无法对绕组变形故障位置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变压器故障的检测存在着无法检测绕组变形故障位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方法,适用于预先建立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方法,适用于预先建立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正常变压器的一侧绕组短接,另一侧绕组连接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使用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检测正常变压器,测得正常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
步骤S2:使用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检测待测变压器,得到待测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将待测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与正常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别待测变压器是否发生故障;
步骤S3:若判别结果为待测变压器发生故障,根据扫频阻抗曲线判别故障类型是否为绕组变形故障;
步骤S4:若判别故障类型为绕组变形故障,计算分析绕组发生变形故障的位置区域。
优选的,在步骤S1中,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发出10Hz~1MHz的正弦信号,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施加于正常变压器绕组上,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采集正常变压器绕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待测变压器阻抗值,并绘制扫频阻抗曲线。
优选的,在步骤S2中,将待测变压器的一侧绕组短接,另一侧连接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检测系统,若待测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与正常变压器的扫频阻抗曲线完全重合,则待测变压器无故障,若不重合,则待测变压器发生故障。
优选的,在步骤S3中,计算扫频阻抗曲线50Hz下的阻抗值变化率,若阻抗值变化率为0%,则故障类型为绕组变形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7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