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9581.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婕;王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8/12 | 分类号: | B02C18/12;B02C18/18;B02C4/08;B02C4/30;B02C4/32;B02C21/00;B02C23/16;A61J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030619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处理 加工 集成 设备 | ||
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箱体内顶部固定安装上大下小的的进料斗,进料斗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面齐平,横板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箱体对应的内侧壁,进料斗的下端与横板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竖向的连管,横板的顶面对应横管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第一通孔,连管内设有初步打碎装置。本发明适用于中药的加工处理,通过第一电机与电动滑块的相互配合,同时采用钩型的第三透槽的结构,使得中药物料的研磨更加充分,通过筛网对研磨后的中药物料进行过筛筛选,进行反复研磨从而确保研磨后的中药的均匀度,本发明采用初步打碎装置与研磨为一体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中药物料传送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加工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在用药前,大多需要进行多道工序进行加工处理,其中对于很多粉末状的中药而言研磨处理是不可或缺的处理步骤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的加工处理中,大多将中药物料打碎和研磨两个步骤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设备进行,中药物料在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同时现有技术中对于中药物料的研磨不够充分,容易造成粗细不均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箱体内顶部固定安装上大下小的的进料斗,进料斗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面齐平,箱体内中部固定安装横板,横板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箱体对应的内侧壁,进料斗的下端与横板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竖向的连管,连管与进料斗内部相通,横板的顶面对应连管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第一通孔,连管内设有初步打碎装置,箱体的中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水平的第一透槽,第一透槽内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框架,框架的中部固定安装筛网,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箱体的对应侧壁接触配合,筛网位于箱体内,框架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透槽位于箱体外部,第一透槽的内端均固定安装环形的挡圈,挡圈的内侧与框架的上下底面均密封接触配合,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两块沿箱体左右对称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凹面均朝向箱体的中部,弧形板的凹面均为粗糙面,弧形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横板的底面,两弧形板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弧形板的底面与筛网的顶面接触配合,箱体的后面中部开设两个沿箱体竖向中心线左右对称的条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位于两弧形板之间,第二通孔内均设有与之滚动配合的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箱体内前侧壁固定安装水平的滑轨,滑轨的后侧设有两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的前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轴承连接对应的第一滑块的后面,第一转轴的中部外周均固定安装研磨辊,第一转轴的后侧外周固定套装条形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第二通孔的内端外侧且始终将第二通孔密封遮挡,研磨辊的外周均均匀开设数个竖向截面为钩型的前后通透的第三透槽,两研磨辊的第三透槽的开设方向相反,第三透槽分为斜向的进料部和截面为弧形的容纳部,研磨辊的底面与筛网的顶面接触配合,箱体的后面中部固定安装前面开口的罩体,罩体位于第一透槽及第二通孔的后方,罩体内后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水平的导轨,导轨的前面设有两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第一转轴的后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轴承连接对应的电动滑块的前面,罩体的内底面右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第一横轴,罩体的内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两端封闭的套管,套管内底面轴承安装竖向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装第一伞齿轮,套管的右侧中部开设水平的第三通孔,套管的左侧下部开设水平的进气口,第一横轴的左端贯穿第三通孔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一横轴的左端外侧固定套装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配合,第三转轴的上部和下部外周均固定安装螺旋叶片,套管的顶面开设竖向的第四通孔,套管的顶面固定安装圆环,圆环内轴承安装两端开口的横管,圆环的内侧开设环形的凹槽,圆环的底面对应第四通孔开设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与凹槽相通,横管的中部底面开设与凹槽相通的第六通孔,横管内左右两侧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活塞,活塞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水平的活塞杆,横管对应每个活塞杆均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使得活塞杆与横管不发生相对转动,横管的右侧外周固定套装第一齿轮,第一横轴的中部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两活塞杆的外端均贯穿横管,两活塞杆的外周呈左右对称固定安装倒L型的连接块,第一转轴的后端均贯穿对应的连接块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一转轴的后侧外周均固定套装第三伞齿轮,活塞杆的外端外侧均固定套装第四伞齿轮,第三伞齿轮与对应的第四伞齿轮啮合配合,箱体的一侧下部开设水平的出料口,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连接,初步打碎装置、电动滑块、第一电机分别与电源、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山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下水井盖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城市建筑物及绿地街景安防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