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9005.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乔;石青;杨为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25B1/04;H01M4/90;H01M4/88;H01M12/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王玲华;洪珊珊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碳纤维 负载 feco co base sub | ||
1.一种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含FeCo合金、Co2P纳米颗粒、N,P掺杂碳纤维,FeCo合金包覆于碳层并与Co2P纳米颗粒分散于N,P掺杂碳纤维中;
所述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碳氮有机物溶于水中,随后加入细菌纤维素,分散均匀;之后加入铁氰化盐溶液,搅拌1-10h后,加入钴盐溶液继续搅拌3-10h,随后加入植酸溶液,搅拌1-10h后,离心、干燥;将干燥样品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先升温至300-400℃,保温0.5-2h,然后再升温至850-950℃,保温1-3h,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经酸洗、水洗、干燥得复合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FeCo合金包覆于碳层形成的核壳结构直径为10-100nm,壳的厚度为1-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氮有机物为三聚氰胺、单氰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氰化盐为铁氰化钾或铁氰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盐为氯化钴、醋酸钴、乙酰丙酮钴、硫酸钴、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氮有机物与细菌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2.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加入的铁氰化盐摩尔质量为0.015-0.025mmol,钴盐的摩尔质量为0.025-0.035mmol,铁氰化盐与钴盐的摩尔比为1:(1.4-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植酸溶液体积分数为60-80%(v/v)。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掺杂碳纤维负载FeCo/Co2P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速率为3-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0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