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降噪体及降噪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910.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孔智;李宁学;毕传兴;叶望青;张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B60B19/00;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降噪体 轮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降噪体及降噪轮胎,涉及轮胎领域,一种组合降噪体,包括吸声体和固定在吸声体内的多孔吸声件,所述吸声体包括开设有若干个微孔的吸声曲面板和固定在吸声曲面板外侧并构成吸声体框架的多个密封板,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微穿孔板的直面型无法运用到轮胎降噪方面的现象,本发明将吸声曲面板(微穿孔板)与多个密封板配合形成具有一定厚度背腔的组合降噪体,并将组合降噪体的形状设置为配适与轮胎内部形状的环形,使其能够跨领域运用到轮胎中,显著降低150‑250Hz范围的空腔共振峰,极大地提高乘车舒适度,另外组合降噪体在轮胎内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组合降噪体的安装需要对安装方式进行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降噪体及降噪轮胎。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充气轮胎与轮辋之间形成的空腔所产生的空腔共鸣音是汽车噪音的重要来源之一。空腔共鸣音的峰值频率与轮胎空腔尺寸相关,一般在150~250Hz之间存在明显且尖锐的共振峰值,给车内乘客带来不悦的感受。为了降低噪音,已有在轮胎胎面内表面连续铺设吸声材料层的技术方案,但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铺设吸声材料层是为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作用,并不明显改变轮胎空腔的形状和尺寸,为了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需要沿轮胎周向整圈铺设吸声材料层并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和宽度,但相关形式增加了轮胎重量,吸声材料用量大且成本高,并且吸声有效面积不大;
2、铺设吸声材料层其密度和形状不稳定、易受油污和腐蚀的损害,极大地影响了性能稳定性。
为了能有效的降低胎内空腔共振噪音,微穿孔板可以准确提供与背景介质相匹配的阻抗,实现完美吸声,如果能运用在轮胎降噪上,将有深远的前景。然而,由于其大多数是直面型,需要特定厚度的封闭背腔,而轮胎为环形,较难对其灵活地运用,因此多用于建筑物内部消音降噪,设计为直面型,这不能适应轮胎的环形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降噪体及降噪轮胎,通过在轮辋和胎面内表面形成的空腔中设置一个组合降噪体,且组合降噪体的整体形状与轮胎内部环形形状相配适,同时组合降噪体与轮胎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降噪体,包括:
吸声体,所述吸声体包括开设有若干个微孔的吸声曲面板和固定在吸声曲面板外侧并构成吸声体框架的多个密封板,所述吸声曲面板与多个密封板能够形成一个空腔;
多孔吸声件,所述多孔吸声件固定在吸声体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板包括设置在吸声曲面板两侧的密封侧板和密封底板,所述密封侧板、密封底板与吸声曲面板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空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吸声件的断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多孔吸声件的宽度与密封底板的长度相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声体形状为一个圆环形或若干个圆弧形,所述多孔吸声件在吸声体内沿吸声体圆周方向多段连续或间隔分布。
一种降噪轮胎,包括轮辋和胎面,所述胎面靠近轮辋一侧面为胎面内表面,所述轮辋和胎面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空腔,上述所述的组合降噪体设置在闭合空腔内,所述吸声曲面板与轮辋平行,且所述密封底板与胎面内表面固定。
一种降噪轮胎,包括轮辋和胎面,所述胎面靠近轮辋一侧面为胎面内表面,所述轮辋和胎面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空腔,上述所述的组合降噪体设置在闭合空腔内,所述吸声曲面板与胎面内表面平行,且所述密封底板与轮辋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