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自行车零件连接用小合页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676.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来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万旭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10;E05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零件 连接 合页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自行车零件连接用小合页,包括第一合页体,所述第一合页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合页体,所述第二合页体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螺孔,所述第二合页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柱;第一合页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块及橡胶垫,第二合页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滑槽、调节螺孔及调节螺杆,便于对第一合页体与第二合页体之间的翻转角度进行调节,转动柱的外侧设置有滚珠及放置槽,转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连接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便于避免摩擦力过大,造成合页磨损较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自行车连接用小合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动自行车零件连接用小合页。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后尾箱的开合一般通过小合页进行转动,合页正式名称为铰链。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提高,合页的使用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零件用小合页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杆与转动座之间一般存在滑动摩擦,长久的使用,摩擦力易造成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大,也对两者造成磨损,不便于使用,另外电动自行车后尾箱开合时,小合页没有设置限位机构,导致不能很好的控制后尾箱上盖与后尾箱之间的翻转角度,使用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电动自行车零件连接用小合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自行车零件连接用小合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动自行车零件用小合页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杆与转动座之间一般存在滑动摩擦,长久的使用,摩擦力易造成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大,也对两者造成磨损,不便于使用,另外电动自行车后尾箱开合时,小合页没有设置限位机构,导致不能很好的控制后尾箱上盖与后尾箱之间的翻转角度,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动自行车零件连接用小合页,包括第一合页体,所述第一合页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合页体,所述第二合页体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螺孔,所述第二合页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第一合页体与第二合页体通过转动柱及转动座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合页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凸起块,所述第二合页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合页体通过滑块及滑槽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凸起块为半圆形,所述凸起块与第一合页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起块的一侧通过胶水粘黏固定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设置有5个-15个,所述调节螺孔等距排列于第二合页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合页体通过调节螺杆及调节螺孔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放置有滚珠,所述转动柱与转动座通过滚珠进行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位于第一密封凸起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凸起及第二密封凸起均为阶梯型,所述第一密封凸起与第二密封凸起互相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合页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块及橡胶垫,第二合页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滑槽、调节螺孔及调节螺杆,便于对第一合页体与第二合页体之间的翻转角度进行调节,避免合页翻转时角度不能调节,导致不便于很好的开合电动自行车后尾箱的上盖,造成使用效果较差。
(2)转动柱的外侧设置有滚珠及放置槽,转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连接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便于避免摩擦力过大,造成合页磨损较多,便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凸起与第二密封凸起的契合,减少雨水向转动柱一侧进行运动,避免转动座内侧雨水积累过多,易造成转动柱发生锈蚀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万旭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万旭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