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积水的车用储气罐自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397.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5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叶明;孙晶晶;周琰;陈小亮;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13/02;F17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积水 储气罐 自动 排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避免积水的车用储气罐自动排水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蓄水箱通过连接件与储气罐固定连接,蓄水箱的内部空间分割形成主蓄水空间与缓冲蓄水空间,两者的底部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开始工作时,主蓄水空间起到临时蓄水效果,避免液态水在储气罐中积余;缓冲蓄水空间的侧壁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当液位计检测到主蓄水空间内的液位达到预设值W1时,开启第一电磁阀,受压差作用,主蓄水空间中的积水会转移至缓冲蓄水空间中,当液位计检测到主蓄水空间内的液位下降至预设值W2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整个过程中主蓄水空间中的压缩气不会转移至缓冲蓄水空间内,能够避免压缩气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气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避免积水的车用储气罐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储气罐是一种用于存储高压气体的容器,通常与空压机连接进行使用,但是在空气压缩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转变为液态,从而导致储气罐中会存在大量的液态水,液态水的存在一方面会造成储气罐的腐蚀加速,另一方面,储气罐中积水的增多会占用储气罐的空间,提升储气罐的重量,并且还会造成储气罐中喷出的高压气体中含有大量水分,影响储气罐的使用,尤其是在汽车制动时,甚至会造成车辆制动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储气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储气罐中的液态水排出。
在现有技术中,储气罐中液态水的排出方式主要是依靠手动排出或者是自动排出装置进行定时排出,后者虽然能够自动将液态水排出,但是总是需要等到储气罐中积余一定的水位才会对积水进行排除,这样会导致储气罐长时间保持有一定的水量,因此单次排水储气罐中的空间变化较大,影响储气罐中的压力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积水,能够及时将储气罐中的液态水进行转移的储气罐自动排水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积水的车用储气罐自动排水装置。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在现有技术中,储气罐中液态水的排出方式主要是依靠手动排出或者是自动排出装置进行定时排出,后者虽然能够自动将液态水排出,但是总是需要等到储气罐中积余一定的水位才会对积水进行排除,这样会导致储气罐长时间保持有一定的水量,因此单次排水储气罐中的空间变化较大,影响储气罐中的压力控制。
2、现有技术中在对储气罐中的积水进行排放时,会将部分储气罐中的压缩气一起排出,一方面会影响储气罐中气压控制,且频繁开启排水会导致储气罐中压缩气严重泄漏,另一方面,压缩气携带液态水排出时喷射速度快,需要做一定的防护,且会产生较大噪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避免积水的车用储气罐自动排水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蓄水箱通过连接件与储气罐固定连接;
所述蓄水箱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形成主蓄水空间与缓冲蓄水空间,所述主蓄水空间内固定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的边缘与蓄水箱以及隔板密封连接,缓冲板为弧形板,缓冲板的最高点设置在引水管的出液一端正下方,所述缓冲板在其与蓄水箱或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U形口,由连接件引导进入主蓄水空间中的水在经过缓冲板缓冲之后能够沿着蓄水箱或隔板的壁面流动;
所述主蓄水空间内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竖直设置,所述主蓄水空间内固定安装有温度计与气压计,所述液位计、温度计与气压计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主蓄水空间与缓冲蓄水空间的底部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缓冲蓄水空间的侧壁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管道与缓冲蓄水空间连接处所在水平面与缓冲蓄水空间顶面之间的容量不小于主蓄水空间的单次蓄水预设值W1,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