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375.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侯婷;齐利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7/12;B32B33/00;D06M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暖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将保暖纤维和胶混合,形成保暖层,再在保暖层的两侧分别粘贴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对粘贴完毕的面料进行压紧处理,即得保暖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保暖面料更轻质、保暖、不易堆积,保暖层与外层面料以及内层面料结合更紧密,且方法简单方便,保证保暖层的粘结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羽绒服采用充绒的方式制作,先将面料制作形成成衣,在进行充绒之后进行缝制,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经过多次洗涤达到不保暖的。
CN201947959U公开了一种保暖面料,由表层织物、保暖层和底层织物复合而成。该保暖面料通过网线层将保暖层与表层织物和底层织物固定,固定效果不理想,使得该保暖面料洗涤之后保暖层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的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保暖面料经过多次洗涤,保暖效果仍然优异,而且这种面料重量轻、透气、柔软、保暖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将保暖纤维和胶混合,形成保暖层,再在保暖层的两侧分别粘贴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对粘贴完毕的面料进行压紧处理,即得保暖面料。
优选地,所述保暖纤维为羽绒纤维或天然纤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暖层的保暖纤维为鹅绒纤维或鸭绒纤维。
优选地,所述保暖纤维和胶的重量比为1.5:(8.5~13.5)。优选地,所述胶的软化点为90~120°。若胶的软化点过低时,使用者将这类保暖面料置于高温环境中,保暖层便会与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分离开;若胶的软化点过高时,制备过程中耗损的能量就较大。
优选地,所述外层面料为天然纤维和/或动物毛发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外层面料为羊毛纤维或羊绒纤维或羊毛/羊绒纤维的混合物或羊毛/羊绒/胶原纤维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胶原纤维的线密度为1.5~2旦,舒适性好。
优选地,所述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的重量比为(2~3):1。将保暖面料制作成衣服时,将外层面料作为衣服的外侧,内层面料作为衣服的里侧,通过选择适合的纤维作为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的制作原料,调整两者的质量比即可实现衣服的保暖效果,以及减小衣服的重量,方便使用者的活动。
优选地,混合过程具体为:分两次往保暖纤维中加胶,加胶过程中同时进行搅拌和加热,待胶软化后,将保暖纤维与胶充分混合。
优选地,两次加胶的加胶比为(6~8):(4~2)。进一步优选地,两次加胶的加胶比为7:3。
优选地,混合过程采用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设有腔体,腔体包括上下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的侧壁设有保暖纤维入口和一次加胶入口,第二腔的侧壁设有二次加胶入口,底部设有保暖层出口。由于一次加胶时胶的加入量较多,需要更多的时间使保暖纤维和胶混合均匀,因此一次加胶入口位于二次加胶入口的上面,同时也将保暖纤维入口与一次加胶入口设置在同一个腔体上,延长混合时间。
优选地,所述加工装置的腔体中设有搅拌器,搅拌器设置在第一腔和/或第二腔中。搅拌装置可使保暖层中保暖纤维和胶充分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保暖面料采用保暖纤维和胶的混合物作为保暖层,无需通过缝合线对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进行缝合,即可将保暖侧层固定在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上,固定效果更好,不会因为洗涤或其他外力而使保暖层紧缩在一处,保证了保暖面料的寿命和保暖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保暖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两次加胶操作,两次加胶操作使保暖层中保暖纤维和胶的重量比达到保暖纤维:胶=1.5:(8.5~13.5),增加保暖层的粘结力,保证保暖层能与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紧密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