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预应力锚具加工的复合数控机床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322.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新瑞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1/25;B23Q5/40;B23Q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秦华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混凝土 预应力 加工 复合 数控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预应力锚具加工的复合数控机床,包括床身底座、主轴伺服电机、主轴A、Z轴滑台、X轴滑台、X轴伺服驱动电机和Z轴伺服电机,床身底座的Z轴滑动台面上设有Z轴直线导轨,Z轴伺服电机驱动Z轴滑台沿着Z轴方向滑动,Z轴滑台顶面设有X轴直线导轨,X轴伺服驱动电机驱动X轴滑台沿着X轴方向滑动;床身底座的主轴头座上转动安装有主轴A,主轴伺服电机驱动主轴A转动,X轴滑台顶部设有双主轴动力头,双主轴动力头包括主轴B、主轴C和动力头伺服电机,X轴滑台的刀具盘上安装有若干个车刀。本发明可以一次装夹工件毛坯实现车、钻、铰等多工序机床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仅需要一次上下料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混凝土预应力锚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预应力锚具加工的复合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在桥梁、桥墩、建筑物等混凝土中有预应力要求的结构件,在浇注前需要将多根钢丝绳按照设计要求,通过使用专用拉力工具、锚具、锚具支架、夹紧楔块将其拉紧在预留空腔中,达到一定的拉力值后,连同整套系统一起浇注在结构件中,起到增加该结构件强度和忍性的作用,它在建筑行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高铁、铁路、桥梁、建筑物的建设当中。其中的关键零件锚具,每预拉一组预应力构件需要2个,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因此需求量非常大,但在目前的加工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目前该行业加工这个零件的问题。
锚具是一种特定尺寸的中碳钢圆柱加工后呈“蜂窝煤”状产品,它的同一平面有多个分布均匀圆锥孔。目前的加工工艺是将圆钢锯料后,经车床车削两个端面和外圆,钻床钻孔,钻床铰锥孔完成。加工模式基本分为以下三种。
一:采用车床车削两个端面和外圆,在立式钻床上使用前部麻花直钻组合锥形阶梯钻,人工分度,从钢圆柱端面往下钻透,形成底孔,又经摇臂钻床铰锥孔完成。
二:采用车床车削两个端面和外圆,在数控立式钻床上使用前部麻花直钻组合锥形阶梯钻,自动分度,从钢圆柱端面往下钻透,形成底孔,在经摇臂钻床铰锥孔完成。
三:采用车床车削两个端面和外圆,立式加工中心上使用前部麻花直钻组合锥形阶梯钻,自动分度,从钢圆柱端面往下钻透,形成底孔,刀库自动换刀铰锥孔完成。
这三种加工模式中,第一种属于最原始的加工方式,第二种属于稍微先进一点的加工方式,第三种属于目前比较先进的加工方式。
但目前就是更先进的车铣复合机床、排车等机床由于设计加工目标不同,使其钻、铰扭矩不够,也无法加工;以上各种加工方式没有把车、钻、铰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没能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由于设备和技术的原因,致使目前本行业加工这个产品的水平都不高,就目前最先进的加工方式,也没有达到现代化方式加工产品的要求,由于工序之间存在加工时间间隙,上下料的工作最少也是三次,进行工序流转时搬运量巨大;同时生产管理、车间环境受到巨大压力,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所以目前该行业在加工方式上还存在缺陷,还有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预应力锚具加工的复合数控机床,将以前分散的工序集中在一道工序一次装夹完成,一道工序一次装夹可以完成车、钻、铰全部工序,因此节省了二次、三次装夹工件时间,减少机床频繁启动,减少工序流转搬运过程,减轻工人的体力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新瑞机床有限公司,未经自贡新瑞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彩箱合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藏集装箱利用船舶LNG冷能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