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148.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英;刘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荣华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江超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含有1~10重量份的有机载体、70~90重量份的导电金属相、2~3重量份的粘结剂和0~1重量份的添加剂,其中所述的粘结剂为Bi‑B‑Si系玻璃粉,该玻璃粉的软化温度低,从而使得烧结的温度变低,从而减少因为高温对太阳能电池基材的影响,由于采用松油醇、苯甲醇、乙基纤维素、丁基卡必醇、柠檬酸三丁脂和邻苯二甲酸三丁脂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热膨胀系数,从而减轻高温烧结后硅晶太阳能电池翘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用导电基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的产品种类也日益增多,包含有晶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在这些太阳能电池产品中,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工业技术相比发展得最为成熟,应用面广,转换效率高,从而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局主导地位。
在晶硅太阳能电池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P-N结二极管,P-N结是晶硅太阳能电池上实现光电转换最为基础的利用形式,也是很多半导体器件实现导电通路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电子在Si中的迁移速度明显比空穴迁移速度快,前者约为后者3倍左右,因此通常选用P型硅作为衬底,在P型硅的衬底上通过扩散形成N型层,并与P层共同构成了一个P-N结,形成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
晶硅太阳能电池工业生产的主要流程为:硅切片;清洗,去除损伤层;制备绒面结构;制P-N结;周边刻蚀;通过PECVD镀SiN、减反膜;制铝背场:丝网印刷制正面与背面电极;烘干和烧结;测试分选,封装等。
在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各种原材料中,银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玻璃粉作为太阳能电池银浆中最重要的一种原料,玻璃粉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浆料的好坏,从而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制备出性能优越的银浆用玻璃粉是制备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由于我国在太阳能电池银浆研发起步晚,因此目前我国国产银浆用玻璃粉的质量仍然不高。现有的银浆的制造常因其会造成电池翘曲,而影响电池及电池模块的制造良率。第二、应用传统网版印刷制程制造银浆时,会使用高温共烧制程,将导电浆烧制成固化的电极,高温烧结会对电池片产生一定的损害。第三、在共烧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硅基材与电极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会使电池发生翘曲。翘曲量超过2mm的太阳能电池容易于后续封装制程中破裂,影响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该本发明电银浆在制备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翘曲且烧结温度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其技术点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由1~10重量份的有机载体、70~90重量份的导电金属相、2~3重量份的粘结剂和0~1重量份的添加剂组成;
其中,所述的导电金属相为A银粉和B银粉混合而成,所述的A银粉和所述的B银粉的重量之比为(80~90):(10~20);
所述的A银粉为球状银粉,所述的A银粉的中值粒径为1.2~2μm,所述的A银粉的比表面积为0.4~0.5m2/g,所述的A银粉的松装密度为2.5~3.5g/cm3,所述的A银粉的振实密度为5.5~6.2g/cm3;
所述的B银粉为片状银粉,所述的B银粉中值粒径为2~2.5μm,所述的B银粉的比表面积为0.3~0.5m2/g,所述的B银粉的松装密度为2.5~3.5g/cm3,所述的B银粉的振实密度为6.0~6.4g/cm3;
所述的粘结剂为Bi-B-Si系玻璃粉,所述的Bi元素、B元素和Si元素的质量比为(75~80):(8~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荣华,未经刘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