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血针安全针帽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962.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影;王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B29C45/26;B29C45/40;B29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安全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采血针安全针帽注塑模具,包括有注塑机、固定架、注塑成型模具、塑形机构、合模导向驱动机构和脱模机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有固定模和活动模,固定模固定安装在固定架内,固定模一侧设置有注塑口,注塑机的工作端贯穿固定架与注塑口连通,活动模设置在固定架内部并与贯穿固定架的合模导向驱动机构工作端固定连接,合模状态下,固定模和活动模形成空腔;塑形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上,合模状态下塑形机构工作端贯穿注塑成型模具形成型腔,脱模机构设置在固定架内部,固定架工作端贯穿活动模与型腔内壁抵触,该装置能够全自动注塑,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采血针安全针帽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针刺伤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安全,给暴露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也给医疗卫生机构和暴露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由针刺伤所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是针刺伤高危人群,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采血、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为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一般采用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安全型针帽,可以有效地防止误刺现象,而这种安全型针帽一般采用注塑成型技术,从而大批量的生产此种安全型针帽。
中国专利CN201920235643.2公开了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安全型针帽,包括针帽本体,针帽本体的外圆面上设有L型沟槽,L型沟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纵沟槽和横沟槽,所述纵沟槽和横沟槽之间设有弧形凸起,所述L型沟槽的底部为内凹弧形结构,所述针帽本体穿设在采血针的针头上,针柄活动穿设在L型沟槽内,所述横沟槽的宽度与针柄的宽度相匹配,所述针帽本体的长度与针头相匹配,所述针柄位于横沟槽内部时针头完全位于针帽本体的内部。
图1为此安全型针帽的成品图,需对此进行注塑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血针安全针帽注塑模具,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安全型针帽的注塑成型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有注塑机、固定架、注塑成型模具、塑形机构、合模导向驱动机构和脱模机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有固定模和活动模,固定模固定安装在固定架内,固定模一侧设置有注塑口,注塑机的工作端贯穿固定架与注塑口连通,活动模设置在固定架内部并与贯穿固定架的合模导向驱动机构工作端固定连接,合模状态下,固定模和活动模形成空腔;塑形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上,合模状态下塑形机构工作端贯穿注塑成型模具形成型腔,脱模机构设置在固定架内部,固定架工作端贯穿活动模与型腔内壁抵触。
优选地,塑形机构包括有塑形针、塑形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设置在固定架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工作端分别与塑形针和塑形板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塑形针直径与成品内径相同,塑形板径向截面与成品沟槽相同,固定模和活动模合模状态下,塑形针同轴贯穿合模抵接在空腔底端,塑形板沿径向贯穿合模抵接在塑形针圆周面上。
优选地,第二气缸抵接端设置有抵接槽,合模状态下,抵接槽与塑形针圆周面嵌合。
优选地,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有第一导向圈和第二导向圈,第一导向圈设置在固定模由塑形针贯穿的插接口处,第二导向圈设置在固定模由塑形板贯穿的插接口处。
优选地,合模导向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气缸、活动架、第一定向轴和第二定向轴,第三气缸设置在固定架一端,活动架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架上,活动架一端与第三气缸工作端固定连接,脱模机构滑动设置在活动架的另一端,固定模四角还设置有导向耳,活动模两侧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第一定向轴同轴滑动设置在导向耳内,第一定向轴一端贯穿固定架,第一定向轴另一端与第一固定耳同轴固定连接,第二定向轴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耳和活动架一侧同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