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病历浏览页面的配置方法、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7675.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3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方肇中;孟玉梁;王敬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30/00;G06F9/45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吴琰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病历 浏览 页面 配置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病历浏览页面的配置方法、系统、装置,涉及电子病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信息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加载规则调取与之相对应的视图模板;根据视图模板所包含的组件信息加载组件;根据患者信息数据调取电子病历数据并填充至组件中;将组件所填充的信息显示在试图模板上。本发明通过采用病历信息组件、视图模板体系结构,基于一些互相之间松散耦合的组件来构建各种应用场景的视图,将病历信息组件从框架中剥离出来,每一个组件相当于一块积木,它仅需关注自身所需要的某个方面,最后通过插件式视图管理平台,对不同产品组件进行自由搭配组合,并配置该视图所对应的患者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病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病历浏览页面的配置方法、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病历:指医疗机构内部对门(急)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既包括应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报告信。
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随着患者诊疗过程的发展而产生,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且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临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最大程度地依赖各类数据的相互支持和印证。在使用传统纸张介质的时代,医护人员可以同时选出几份相关的病历资料放在一起用于互相参考印证,从而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关联以及潜在的问题。由于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数据分散在多个界面或系统中,医护人员往往无法直接分析出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因此在临床决策前医护人员往往要在频繁切换各个电子病历数据页面的同时,在脑海中记忆多份病历数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本发明结合了传统纸张病历可以同时参考多份病历数据的思想,并将各类型的病历数据按一定的组织方式集中在一起,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同一界面中展现,这样可以避免病历数据分散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病人的病史、健康状况、治疗计划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医护人员获取病历资料的负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行业内针对患者电子病历信息浏览展示功能有专用的电子病历浏览器(又称患者360视图)技术,这种技术一般是按患者的就诊时间轴和医疗文书分类来对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做一个汇集,相当于是将原来的纸质病历夹完成了电子化。医护人员在浏览患者电子病历信息时,一方面无法针对该患者的特征快速定位到重要病历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在各类医疗文书之间去切换,寻找自己所关注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病历浏览页面的配置方法、系统、装置,主要解决的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由于电子病历数据信息过多,而不同特征的患者,如:年龄段、性别、诊断、手术等,医护人员所需要重点关注的病历资料内容不同的问题。本发明有别于传统的电子病历信息浏览方式,可以以更加直观、聚焦的方式突出显示不同患者的重要病历信息,根据患者特征的不同,分别加载与之相匹配的重要病历信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能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忽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子病历浏览页面的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信息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加载规则调取与之相对应的视图模板;
根据视图模板所包含的组件信息加载组件;
根据患者信息数据调取电子病历数据并填充至组件中;
将组件所填充的信息显示在试图模板上。
可选的,加载规则依据用户对电子病历中各类数据关注度的优先级预设,并根据该优先级信息生成视图模板。
可选的,视图模板由视图设计器生成,生成后预设视图模板的格式并保存。
可选的,视图模板的生成包括:
从组件库中选择以构建不同的视图模板,在视图设计器中对组件大小、位置以及扩展属性信息进行定义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