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464.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牛;徐金平;赵娟;潘绍松;李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B1/00;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信号 采集 产生 处理 模块 结构 表面 方法 | ||
1.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模块结构表面预处理,工作人员通过软布对模块结构的表面进行往复擦拭;
第二步:模块处理环境的优化,通过在加工区域设置吸风机,对模块结构的加工区域进行无尘处理,防止灰尘再次落在模块结构的表面;
第三步:模块结构表面的清理,将模块结构放入抛丸机的内部,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去毛刺和棱角进行去除;
第四步:模块结构表面的平整化处理,将抛光后的模块结构进行平整化处理,使模块结构的表面成光滑面,方便后续的加工工作;
第五步:模块结构散热层的加工,将石墨烯层安装在模块结构的表面,方便模块结构进行热量传递;
第六步:纳米保护层的加工,将纳米材料层通过涂布的方式安装在石墨烯微片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擦拭的次数应大于五次,且软布的擦拭覆盖面积要大于工作人员的施力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可以防止灰尘落在模块结构的表面,从而不对后续的加工步骤造成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抛丸机可为滚筒式、链板式、转台式、台车式、鼠笼式和吊挂式抛丸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平整化处理可为酸洗或者砂纸打磨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酸洗的材料为稀硫酸,且其物质的量浓度低于5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砂纸的材料为海绵砂纸,其规格为20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石墨烯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微片,且石墨烯微片经过改性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可以对石墨烯微片进行防护,防止模块结构的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被氧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将模块结构的表面用软布进行反复擦拭,并开启吸风机对模块结构附近进行无尘处理,防止灰尘再次落在模块结构的表面,接着将模块放入抛丸机中,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去除毛刺和棱角,待模块抛光完毕后,通过稀硫酸或者海绵砂纸对模块的表面进行平整化处理,使模块的表面形成光滑面,接着将石墨烯微片安装在模块的表面,接着将纳米保护层安装在石墨烯的表面,对模块进行保护,防止模块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被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4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