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磁场实现发热器件冷却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104.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辉;孟旭;倪明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塨 |
地址: | 1000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磁场 实现 发热 器件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场实现发热器件冷却的装置,包括相对固定设立的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之间的环形散热腔、固定在环形散热腔内的风扇、在风扇的对面设有贴合环形散热腔的两块永久磁铁、填充在环形散热腔内的流动液态金属。本发明通过高温器件为环形散热腔提供热源,风扇为导电流体流动提供冷源,在环形散热腔内部形成温度差,根据Seebeck效应原理,在环形散热腔的内部形成电势差和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受到电磁力(洛伦兹力)的作用,驱动液态金属在循环腔体内流动,在环形散热腔体与高温器件最贴近的部分形成温度差,加速液态金属的流动,大大提高了环形散热腔的换热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磁场实现发热器件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是涉及到各种机械生产以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只要产生热量的领域,比如发动机需要散热、电脑主机的芯片需要散热,传统的散热方法多为通过风扇散热,但是在风扇对准发动机进行散热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直接将灰尘等杂质直接吹入发动机的内部,在累计灰尘多了以后,容易造成静电累计,发动机的产热增大等弊端,造成发动机过热停止工作或者直接损坏,严重影响生产和发动机的寿命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磁场实现发热器件冷却的装置,本发明通过高温器件为环形散热腔提供热源,风扇为导电流体流动提供冷源,在环形散热腔内部形成温度差,根据Seebeck效应原理,在环形散热腔的内部形成电势差和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受到电磁力(洛伦兹力)的作用,驱动液态金属在循环腔体内流动,在环形散热腔体与高温器件最贴近的部分形成温度差,加速液态金属的流动,大大提高了环形散热腔的换热功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磁场实现发热器件冷却的装置包括相对固定设立的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之间的环形散热腔、固定在环形散热腔内的风扇、在风扇的对面设有贴合环形散热腔的两块永久磁铁、填充在环形散热腔内的流动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镓合金、汞或钾钠合金。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相对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环形散热腔的两端通过嵌入所述弧形缺口以此来固定在支撑柱之间。
进一步,所述上下贴合在环形散热腔上的永久磁铁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底座上设有螺孔。螺孔便于将本装置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本装置安装在发热件的上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环形散热腔置于发热器件的上方,发热器件为环形散热腔提供热源,风扇直接吹在环形散热腔的内侧面上,分别在环形散热腔的下端和上端形成高温区和低温区,在环形散热腔的内部形成温度差,根据Seebeck效应原理,在环形散热腔的内部形成电势差和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受到电磁力(洛伦兹力)的作用,驱动导电流体在环形散热腔内流动,在环形散热腔体与发热器件接触的部分都能形成温度差,加速导电流体的流动,大大提高导电流体的换热功率。环形散热腔体底部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流动,驱动环形散热腔内的导电流体顺时针流动或者逆时针流动,与磁场方向有关,导电流体能够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在环形散热腔的内部循环流动,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流风扇对流换热将热量带走,当热流密度大的时候,液态金属的流速大,当热流密度小的时候,流速小,从而实现导电流体流速随发热器件热功率的自动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高温器件为环形散热腔提供热源,风扇为导电流体流动提供冷源,在环形散热腔内部形成温度差,根据Seebeck效应原理,在环形散热腔的内部形成电势差和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受到电磁力(洛伦兹力)的作用,驱动液态金属在循环腔体内流动,在环形散热腔体与高温器件最贴近的部分形成温度差,加速液态金属的流动,并能随发热器件的发热功率自动调节,环形回路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大大提高了环形散热腔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