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低成本的襟翼控制系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6698.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慧;任宝平;高如钢;吴绿原;王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4 | 分类号: | B64C13/04;B64C13/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低成本 襟翼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军民用飞机的飞控系统领域,提供一种高可靠低成本的襟翼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将襟翼控制系统主要可划分为三大部分:襟翼操纵部分、襟翼控制部分以及襟翼驱动传动执行部分,其相互之间采用电缆进行连接;对于襟翼操纵部分,采用襟翼操纵手柄和襟翼备用控制板;对于襟翼控制部分,设置两套襟翼控制计算机和两套襟翼马达控制模块;对于襟翼驱动传动执行部分,设计了襟翼马达驱动单元、襟翼传动线系、襟翼滚珠丝杠作动器、翼尖刹车装置(WTB)以及襟翼位置传感器(FPSU)。本发明降低襟翼控制系统研制复杂度;该襟翼控制系统可靠性较高;该襟翼控制系统整体的研发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军民用飞机的飞控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飞机襟翼主要完成起飞或着陆阶段的增升增阻功能,而襟翼控制系统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提高襟翼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襟翼控制系统的成本则是系统设计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技术方案通过结合实际工程技术应用经验和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措施,既满足了飞机对襟翼可靠性的要求,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襟翼控制系统主要可划分为三大部分:襟翼操纵部分、襟翼控制部分以及襟翼传动执行部分。
某民用飞机,襟翼操纵部分采用襟翼操纵手柄和备用超控开关,襟翼控制部分采用了集成的襟翼控制计算机形式,襟翼传动执行部分中采用了无返回襟翼滚珠丝杠作动器,实现了襟翼的分档控制,系统集成度较高,系统重量较轻。但是在备用状态下,仅能实现特定档位控制,系统无法实现所有档位指令控制,存在对飞机有特殊要求的形态;系统集成度过高和特定的襟翼滚珠丝杠作动器应用,导致其整体研制成本较高。
某飞机,襟翼操纵部分采用襟翼操纵手柄和超控控制板,襟翼控制部分采用了襟翼控制计算机,电源处理模块以及马达驱动模块的形式,襟翼传动执行部分中采用了襟翼滚珠丝杠作动器和液压翼尖刹车装置,实现了襟翼的分档控制。但是其超控控制板指令下发超越襟翼控制计算机执行另一套控制策略,对于驾驶员有特殊要求,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襟翼控制部分划分模块较多,重量较大;襟翼传动执行部分采用了电源驱动和液压刹车的形式,系统复杂度增大,整体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高可靠低成本的襟翼控制系统的方法,合理的降低了系统研制复杂度,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研制成本。
技术方案:
一种高可靠低成本的襟翼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
将襟翼控制系统主要可划分为三大部分:襟翼操纵部分、襟翼控制部分以及襟翼驱动传动执行部分,其相互之间采用电缆进行连接;
对于襟翼操纵部分,采用襟翼操纵手柄和襟翼备用控制板;
对于襟翼控制部分,设置两套襟翼控制计算机和两套襟翼马达控制模块;
对于襟翼驱动传动执行部分,设计了襟翼马达驱动单元、襟翼传动线系、襟翼滚珠丝杠作动器、翼尖刹车装置(WTB)以及襟翼位置传感器(FPSU)。
襟翼操纵部分在正常操纵状态下,采用襟翼操纵手柄实现多档位的操纵控制指令输出;在备用操纵状态下,采用襟翼备用控制板操纵指令输出。
在襟翼备用控制板上设置有襟翼备用开关和襟翼备用控制旋钮或者开关,襟翼备用开关实现对襟翼操纵手柄和襟翼备用控制旋钮或者开关之间的控制指令切换,襟翼备用控制旋钮或者开关实现备用控制指令的下发。
襟翼控制计算机内部设置控制通道和监控通道,实现襟翼控制指令的采集处理和选择,实现对外系统交联信息交互,实现监控襟翼系统状态,实现复杂控制解算指令的输出及位置闭环功能。
襟翼马达控制模块通过硬件和监控电路设计,实现襟翼控制计算机指令响应和监控状态上报,实现对输入高压交流的调制升压成直流,实现对襟翼马达驱动单元的控制监控以及速度闭环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6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