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76682.5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玲;刘嘉庆;张鸿鑫;凌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30/27;G06N3/04;G06N3/08;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概率 疲劳 可靠性 评估 方法 | ||
1.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量化高铁轴承材料的分散性、随机工况,确定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
S2、根据步骤S1量化的高铁轴承材料和随机工况的不确定性信息,计算轴承承受的随机径向力和轴向力,选出随机因素代表点;
S3、依据步骤S2选出的随机因素代表点,建立高铁轴承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各随机因素代表点处的最大接触应力;
S4、根据步骤S3中各随机因素代表点处的最大接触应力,建立随机因素下最大接触应力的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S5、编制载荷谱,根据材料的S-N曲线,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各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
S6、根据步骤S5中各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建立轴承的S-N曲线,计算各个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及概率分布、累计损伤概率分布及其参数;
S7、计算临界累积损伤概率分布及参数,进一步计算达到临界损伤的可靠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基于数论选点方法选出随机因素代表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通过雨流计数法编制载荷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根据步骤S1量化的高铁轴承材料和随机工况的不确定性信息,计算轴承承受的随机径向力和轴向力;
S22、在标准独立空间内,借助格子点(Good Lattice Point,GLP)集合获得S维的生成矢量(N,h1,h2,...,hS),进一步由式(1)得到单位超立方体[0 1]S内的点集:
其中,N为需构造的点集数量,hS为Fibonacci数列,且Fibonacci数列以递归的方法定义为:hj=hj-1+hj-2,h0=h1=1,其中,j=1,2,...,S,int(·)表示取得小于等于括号内的最大整数;
S23、取标准化随机变量的界限为L,运用式(2)将步骤S22产生的点集进行缩放和平移变换,得到正方形[-L,L]S内的均匀分布点集:
θj,k=2(xj,k-0.5)L,k=1,2,…,N,j=1,2,…,S (2)
S24、利用Nataf逆变换,将标准独立空间的样本点变换到原始空间与之对应的样本点,经变换得到的这些样本点即输入代表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在三维绘图软件中建立高铁轴承的三维模型;
S32、将步骤S31建立好的高铁轴承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
S33、对步骤S32导入的模型进行分网、设置接触、设置约束前处理;
S34、对步骤S33中处理好的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各随机因素代表点处的最大接触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铁轴承概率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将步骤S3选出的随机因素代表点作为输入,步骤S34得到的各代表点处的最大接触应力作为输出,设置神经网络结构参数;
S42、对步骤S41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随机因素作用下最大接触应力的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66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RP包覆的抗腐蚀智能骨料
- 下一篇:一种活性碳纤维送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