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艺提花组织及其织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6127.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3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英;彭趁义;张在成;贾李锋;邱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7/08 | 分类号: | D03D27/08;D03D21/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61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组织 及其 织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艺提花组织及其织造工艺,所述毛巾采用一纬毛一纬缎档的织造方式,由毛经、地经、纬纱分别交织成毛圈组织和底纹缎档组织相互交替穿插的花型,所述底纹缎档组织为小提花组织。毛巾织造时,将毛经和地经分别分为两组,采用一纬毛一纬缎档的织造方式,将第一组毛经和第一组地经与相对应的纬纱分别交织成毛圈组织,将第二组毛经和第二组地经与相对应的纬纱交织成底纹缎档组织。本发明借助长打纬的不同,使产品小底纹图案更加紧密清晰;且有效避免了传统缎档底部组织漏地经和毛经组织点现象,同提高了毛巾产品的柔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艺提花组织毛巾。
背景技术
目前毛巾行业,传统缎档起毛产品一般是采用3纬毛3纬档或3纬毛6纬档的组合形式,此种缎档起毛方式只能通过普通缎档来体现产品色彩,且因缎档纬纱相距较远而不能表现比较细致的缎档花纹效果,而且会出现缎档漏毛经和地经组织点现象,破坏缎档的颜色统一性,影响缎档的整体外观效果。同时因传统缎档起毛纬密较大,造成产品身骨发硬,手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底纹缎档均匀、结构紧密,同时手感更加柔软的布艺提花组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布艺提花组织的织造工艺,织造得到的毛巾底纹缎档均匀、结构紧密,同时手感更加柔软。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布艺提花组织,所述毛巾采用一纬毛一纬缎档的织造方式,每16根经纱与6根纬纱构成一个循环,其中地经和毛经交替排列,第一根纬纱与第3、7、11、15根经纱形成地经组织点;第二根纬纱与第15根经纱形成缎档组织点;第三根纬纱与第3、7、11、15根经纱形成地经组织点;第三根纬纱与第2、4、6、8、10、12、14、16根经纱形成毛经组织点;第四根纬纱与第9根经纱形成缎档组织点;第五根纬纱与1、5、9、13跟经纱形成地经组织点;第六根纬纱与第3跟经纱形成缎档组织点;由毛经、地经、纬纱分别交织成毛圈组织和底纹缎档组织相互交替穿插的花型,所述底纹缎档组织为小提花组织。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地经的经密为60根/2.54厘米,所述纬纱的纬密为68根/2.54厘米。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布艺提花组织的织造工艺,将毛经和地经分别分为两组,采用一纬毛一纬缎档的织造方式,将第一组毛经和第一组地经与相对应的纬纱分别交织成毛圈组织,将第二组毛经和第二组地经与相对应的纬纱交织成底纹缎档组织;毛圈组织与底纹缎档组织形成相互交替穿插的花型。
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毛巾织造时的引纬时间为53~55°;开口闭合时间为285~288°。
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毛巾织造时的开口高度为6.5~6.8cm。
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地经的经密为60根/2.54厘米,所述纬纱的纬密为68根/2.54厘米。
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毛巾织造时的停经片使用≤1g的轻薄停经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6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母粒的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线束归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