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浮动车轨迹大数据的路网核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5625.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龙;李丽;罗伦;李程;郭榕刚;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16/29;G06F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浮动 轨迹 数据 路网 核查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浮动车轨迹大数据的路网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准备阶段:数据采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联网联控系统冷备份浮动车数据和相同区域内已有路网数据、相同区域内已有影像数据;
步骤2):数据预处理阶段:对原始的浮动车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删除噪音数据和轨迹漂移点,然后根据研究范围对路网数据和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裁剪,得到研究区域的路网数据和影像数据;
步骤3):建立格网空间索引:首先根据输入点数据集PointSet里所包含要素的地理范围计算得出最小外包矩形,然后根据格网大小划分为m行n列,得到m×n个小矩形格网区域;
步骤4):分割线段:遍历道路路网线要素集LongLineSet中的每条长线段,以节点形式读取长线段并计算相邻节点间距离,当线段的累计长度大于长度阈值Length时将线段分割,直至线要素中所有线段分割完毕;
步骤5):计算线段可信度,遍历短线段集合中的每条短线段,首先计算出线段中每个节点距离阈值Distance内的点个数,然后计算点个数大于点数量阈值sumPoint的可信点个数,可信度计算方法为可信点个数与点总个数的比值,当可信度大于可信度阈值Credibility时,该条短线段就被标记为可信短线段,反之标记为存疑短线段;
步骤6):漏报数据核查,遍历每个建立好的格网,当格网空间中点的数量大于漏报点数量阈值numMin并且格网不与线要素集LongLineSet中的任何要素相交时,将该区域标出,标记为疑似漏报区域;
步骤7):实验与分析阶段,将路网核查结果在地图窗口进行成果展示,同时对比相同区域内已有的影像数据,对核查结果的各部分进行准确度的计算,进行评价与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浮动车轨迹大数据的路网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301):输入点数据集PointSet;
步骤302):计算最小外包矩形,求得左下角点坐标(Xmin,Ymin)和右上角点坐标(Xmax,Ymax);
步骤303):输入格网的长length和宽width;
步骤304):计算格网划分的行数m和列数n;
步骤305):计算每个点要素所属的格网,并将其存储到所属格网的动态存储区中去;
步骤306):输出生成所有格网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浮动车轨迹大数据的路网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401):输入线要素集LongLineSet;
步骤402):输入长度阈值Length;
步骤403):以节点形式读取LongLineSet中每条长线段LongLine;
步骤404):计算相邻节点间距离dis;
步骤405):依次计算节点累计长度Dis,当Dis小于长度阈值Length时,累加计算累计长度Dis,将当前节点存储在节点集合ShortLine中;当Dis大于长度阈值Length时,将当前节点集合ShortLine以线要素形式存储在短线段集合ShortLineSet中,当前节点集合ShortLine清空,累计长度Dis清零,继续计算直至当前长线段结束;
步骤406):循环执行步骤403)、步骤404)、步骤405),直至线要素集LongLineSet中所有要素遍历结束;
步骤407):输出生成所有短线段文件,存储短线段集合ShortLineS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56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分几何的气管树全自动分割方法
- 下一篇:显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