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的湿度指示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5536.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苍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苍宏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装置 湿度 指示 组件 | ||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除湿装置的湿度指示组件,包括壳体、透明隔离片及感湿变色材,壳体内部形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中设有透明隔离片将中空腔体分隔为容置区与保温区,壳体对应保温区的壁面设透明观察面,对应容置区的壁面设通气孔隙,以与除湿装置内充填除湿颗粒的空间相连通,感湿变色材容置于容置区中;通过透明隔离片的设置形成的保温区,将促使除湿装置在吸饱湿气后将湿气排除而做加热还原处理时,容置区内温度因为被保温区隔离,未与壳体外界较冷的空气直接接触以减少温降,使容置区内感湿变色材及除湿装置内除湿颗粒受热产生的水蒸汽减少凝结于容置区内,避免感湿变色材受到冷凝水浸泡失去感湿变色功能,达到延长感湿变色材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除湿装置的湿度指示组件,尤其是指一种涉及通过颜色辨识吸湿程度的湿度指示组件。
背景技术
霉菌为真菌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通风状态不佳与潮湿的环境下,极容易孳生,并且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当食物、衣物、家具处于通风状态不佳与潮湿的环境下,便容易受潮发霉,而人体在该环境下对健康也有不良的影响,所以相关除湿产品因应而生,期望通过除湿产品吸湿的功能降低环境中的湿度,让环境随时保持在干燥的状况下,减少霉菌的滋生。
一般的除湿产品可归类为两种,一种是摆放在某处并且靠电力运作的冷凝式除湿机,其体型庞大不容易搬运,通常是用以改善大空间中的湿度;另一种则是能够放在小空间中,某些化学物质,例如氯化钙,利用其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吸附作用的特性,常见的有食物包装中的防潮袋或是放在衣柜中的防潮盒,但此种防潮方式,因需要不断补充会消耗的化学药剂而不方便使用,甚至有些除湿产品是将容置盒分为上、下两层容置空间,上层容置空间放置颗粒状的氯化钙,下层则是收集所除湿的水气液体,由于收集的水气液体中包含了氯化钙等化学物质,若不小心倾倒与周遭物品接触不易清除,若人体接触更会导致皮肤红、肿、痛等发炎现象,此外,一般使用者大都将包含氯化钙的液体倒入排水系统,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故近来业者开发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除湿产品,是在一包装壳体内装设一电热组件,再于包装壳体内装填有颗粒状的吸湿材(直径约2~3mm),当吸湿材吸湿饱和时,通过通电予电热组件,使电热组件产生热能,对已吸饱湿气的吸湿材烘干还原,烘干后的吸湿材将可再吸附空气中湿气,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
而为利于判断吸湿材的吸湿饱和程度,于除湿产品的包装壳体设有一湿度显示装置,该湿度显示装置具有颜色感湿单元,通常该颜色感湿单元是在一壳体的腔室内容置感湿变色材,且该壳体朝向包装壳体容置吸湿材的内部空间的壁面上设有贯穿壳体壁面的穿孔,通过穿孔使壳体腔室与包装壳体容置吸湿材的内部空间相通。如此一来,颜色感湿单元的感湿变色材便能随着吸湿材的吸湿程度增加而转变颜色,使用者可直接辨识感湿变色材的颜色变化判断除湿产品内的吸湿材是否需要进行烘干还原作业。
然而,当除湿装置在吸饱湿气后为了将湿气排除而做加热还原处理时,因壳体腔室内的温度高,而与壳体外界较冷的空气直接接触,使除湿颗粒受热产生的水蒸汽凝结积聚于壳体的腔室内,进而令感湿变色材被浸泡在由水蒸汽凝结积聚形成的冷凝水中,导致感湿变色材的变色药剂与冷凝水接触而流失,而感湿变色材无法再随着吸湿材的吸湿程度增加而转变颜色,造成使用者不能直接通过感湿变色材的颜色变化判断除湿产品内的吸湿材是否需要进行烘干还原作业。
发明内容
如今,发明人即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颜色感湿单元在实际使用上会有感湿变色材因与冷凝水接触导致变色药剂流失,而缩短感湿变色材的使用寿命的缺失,进行改善,以期能提供一种增加感湿变色材使用寿命的结构,而此即为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由以下技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苍宏,未经许苍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5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