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板分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4895.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元春不锈钢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1/00 | 分类号: | B23D31/00;B21D43/09 |
代理公司: | 泰州市鑫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1 | 代理人: | 曹进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板分切机 | ||
本发明涉及条板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板分切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位于右侧的主体上料架以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强力输送装置主体、纵剪装置主体结构和主体下料架,所述主体上料架的上端位置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上料输送导向辊,所述主体下料架的上端位置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下料输送导向辊,所述强力输送装置主体的上端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圆柱形第一输送稳定连接柱。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使用时能够对现有切割设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料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加工,能够有效将余料进行全面的利用,使材料的整体利用率更高,减少了材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板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板分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剪板机、激光切割机、水刀切割机等切割设备在进行加工时通常会产生许多余料,余料由于宽度比较窄,采用现有的切割设备对于这些余料无法重新进行精准的尺寸分切,导致了材料的大量浪费,也使材料的使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板分切机,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对现有切割设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料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加工,能够有效将余料进行全面的利用,使材料的整体利用率更高,减少了材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本分切机的主体输送位置通过配合齿轮箱和电机进行使用,并且通过连接万向连接轴能够使主体输送位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更好,它的输送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下方向的活动调节,使生产加工时能够满足不同厚度材料的加工需求,它的切割设备与输送设备的整体采用相同的动力组件,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本设备在生产加工时的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条板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右侧的主体上料架以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强力输送装置主体、纵剪装置主体结构和主体下料架,所述主体上料架的上端位置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上料输送导向辊,所述主体下料架的上端位置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下料输送导向辊,所述强力输送装置主体的上端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圆柱形第一输送稳定连接柱,所述第一输送稳定连接柱的上端位置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圆柱形第二输送稳定连接柱,所述第二输送稳定连接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支撑稳定连接装配座与所述强力输送装置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稳定连接装配座的上端位置通过一个输送调节稳定连接轴与所述强力输送装置主体的上端位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强力输送装置主体的后方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动力齿轮箱,所述第一动力齿轮箱的后侧设有第一输送动力电机,所述纵剪装置主体结构的上端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圆柱形第一纵剪稳定连接柱,所述第一纵剪稳定连接柱的上端位置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圆柱形第二纵剪加工稳定连接柱,所述第一纵剪稳定连接柱和所述第二纵剪加工稳定连接柱在旋转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条板的分剪操作,所述第二纵剪加工稳定连接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撑稳定连接装配座与所述纵剪装置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稳定连接装配座的上端位置通过一个纵剪加工调节连接轴与所述纵剪装置主体结构的上端位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纵剪装置主体结构的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纵剪加工控制油缸,通过所述纵剪加工控制油缸实现对所述纵剪加工调节连接轴位置的上下移动,所述纵剪装置主体结构的后方位置设有一个第二动力齿轮箱,所述第二动力齿轮箱的后侧设有纵剪输送动力电机,所述第一输送稳定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输送稳定连接柱的后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万向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动力齿轮箱内部的第一齿轮连接轴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动力齿轮箱的后侧通过一个圆柱形第一动力连接稳定轴与所述第一输送动力电机的第一动力输送连接轴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纵剪稳定连接柱和所述第二纵剪加工稳定连接柱的后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万向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动力齿轮箱内部的第二齿轮连接轴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动力齿轮箱的后侧通过一个圆柱形第二动力连接稳定轴与所述纵剪输送动力电机的第二动力输送连接轴配合在一起,所述上料输送导向辊、下料输送导向辊、所述第一输送稳定连接柱和所述第一纵剪稳定连接柱的外圆柱面的上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输送导向辊的规格和所述下料输送导向辊的规格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元春不锈钢板业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元春不锈钢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