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片上网络的片间互连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74246.4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康;邓慧鹏;罗毅;肖山林;虞志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文聪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网络 互连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片上网络的片间互连方法与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路由器获取发送端数据包;对所述数据包进行信息处理并存入到虚拟通道中;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仲裁,选择目标虚拟通道完成数据传输和生成命令包;根据所述命令包更新虚拟通道状态;根据传输的数据和/或命令包进行编码和扰码,将完成编码和扰码的数据和/或命令包转换成串行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本方法通过虚拟通道以及仲裁的方式,将原本数据包中的无用信息转换为有用的片间编码信息,可以满足片上网络优先级以及多播的要求,不会因为高优先级阻塞而导致低优先级阻塞,降低了数据编码开销,提高有效数据传输效率,可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面向片上网络的片间互连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的一种新的通信方法,它是多核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虚拟通道:虚拟通道(VC)是一种通信电路,它可以在两个或多个端点之间传送ATM信元;ATM是一种面向分组的技术,其分组称为信元,ATM信元由信元头和净荷(Payload)两部分构成。信元头中包含信元控制信息,净荷用于承载用户的数据。
状态机:状态机由状态寄存器和组合逻辑电路构成,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状态进行状态转移,是协调相关信号动作、完成特定操作的控制中心。
总线(Bus):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早期,芯片内的模块或芯片间通信是以并行的方式进行传输的,因为并行位宽大,同频下速率明显比穿行有优势。但随着接口频率的提高,clock skew(时钟偏移)、dataskew(数据偏移)、skew between data and clock(在数据和时钟间的偏移)以及噪声和布线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数据位宽的持续增加。源同步接口的时钟频率已经遇到瓶颈,由于信道(channel)的非理想特性,在继续提高频率,信号会被严重损伤,此时串行总线由于通信速率的发展需求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串行总线比并行总线拥有更少的管脚数信号数,所以能够降低互连难度和PCB(印刷线路板)走线难度。因为随着传输带宽需求的提升,并行总线需要满足总线信号线走线等长约束需求,对EMI(电磁干扰)以及串扰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相比较而言,随着时钟恢复技术以及均衡等技术的发展,串行总线速率却能越来越高。同时,串行总线能够具有更强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更远,适用于不同媒介传输(光纤、无线等)。采用高速串行总线的代价是采用高速信号传输,对PCB材质、信号完整性、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串行总线通信包含两部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部分通常使用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串行器和解串器)进行解决,而数字部分则由协议所规定。
目前主流高速协议缺点如下:
a.没有面向片上网络设计的片间协议。虽然片上网络很好地满足了神经网络分布式多核互连的需求,但目前没有面向片上网络设计的片间协议。
b.各层数据编码开销非常大,以传输256字节数据为例,以太网打包效率为79%,PCIE为92%,Rapid I/O(4X)为92-94%。(打包效率指有效载荷长度与总包长的比率,且不考虑物理层编码开销)。对于大数据量的片上网络来说,编码开销会大大降低片上网络性能。
c.流量控制机制和协议引起的通信开销过大,以PCIE为例,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都会有流量控制和协议造成的开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片上网络设计的、协议简单、开销小的片间互连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片上网络的片间互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