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顶隔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4220.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家涌;应桦扬;董幽;沈诗捷;张千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1/74;E04B1/80;E04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陈雪飞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隔热 结构 | ||
本发明是一种屋顶隔热结构,作为一屋顶的结构的一部份,该屋顶隔热结构包括一第一隔热板与一第二隔热板,上述第一隔热板具有多个第一凹槽,上述第二隔热板则具有多个第二凹槽。其中该第二隔热板与该第一隔热板相贴合,且每一该第二凹槽与每一该第一凹槽相结合而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其中,每一该容置空间内装设有液态水,该液态水所占的体积约为该容置空间的十分之一。而且,该第二隔热板的平均厚度为该第一隔热板的平均厚度的三分之一,该第二隔热板位于该屋顶的最外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屋顶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屋顶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按,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以趋向两极化,不是超冷就是超热,而中国南部的部分地区(例如:广东、海南)位于亚热带,有逐渐变热的现象,在白天温度居高不下的炎热夏日里,房屋内的温度俨然也提升,尤其是顶楼房间,更是闷热难受。因此,有些房子的屋顶会采用木材的材质,然而若采用木材的材质则容易有着火的危险。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实际隔热效益又有防火功能的屋顶结构,便是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去思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隔热结构,该屋顶隔热结构具有实际隔热效益又有防火功能。
本发明的屋顶隔热结构作为一屋顶的结构的一部份,该屋顶隔热结构包括一第一隔热板与一第二隔热板,上述第一隔热板具有多个第一凹槽,上述第二隔热板则具有多个第二凹槽。其中该第二隔热板与该第一隔热板相贴合,且每一该第二凹槽与每一该第一凹槽相结合而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其中,每一该容置空间内装设有液态水,该液态水所占的体积约为该容置空间的十分之一。而且,该第二隔热板的平均厚度为该第一隔热板的平均厚度的三分之一,该第二隔热板位于该屋顶的最外侧。
在上述的屋顶隔热结构中,该第一隔热板与该第二隔热板的材质是砖材所构成。
在上述的屋顶隔热结构中,该第一隔热板与该第二隔热板的材质是木材所构成。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将以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需注意的是,所附图式中的各组件仅是示意,并未按照各组件的实际比例进行绘示。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为本实施例之屋顶结构示意图。
图2所绘示为本实施例之屋顶隔热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所绘示为本实施例之屋顶隔热结构于火灾发生时,屋顶隔热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所绘示为本实施例之屋顶结构示意图,图2所绘示为本实施例之屋顶隔热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本发明的屋顶隔热结构100是作为屋顶20的结构的一部份。在本实施例中,屋顶20的结构仅绘示出屋顶隔热结构100,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明白屋顶20还可包括其他结构。屋顶隔热结构100包括一第一隔热板110与一第二隔热板120,第一隔热板110具有多个第一凹槽112,第二隔热板120具有多个第二凹槽122。其中,该第二隔热板120与该第一隔热板110相贴合,且每一该第二凹槽122与每一该第一凹槽112相结合而形成多个容置空间130。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该容置空间130内装设有液态水140,该液态水140所占的体积约为该容置空间130的十分之一;而且,该第二隔热板120的平均厚度为该第一隔热板110的平均厚度的三分之一,该第二隔热板120位于整个屋顶20的最外侧。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由于液态水140具有较高的比热与汽化热,故在白天温度居高不下的炎热夏日里,液态水140会吸收掉不少热量,因此能使屋内环境温度的提高速度较为缓慢,而达到一定的隔热效果。另外,由于液态水140所占的体积约为该容置空间130的十分之一,在一般的情况下液态水140仅有一小部分会转为蒸气,并不会因为液态水140的蒸汽所产生的蒸汽压而使第二隔热板120产生爆裂,故屋顶隔热结构100能维持一定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