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有效阻止海洋生物附着的船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74112.2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禹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83/08;C09D5/16;C09D5/08;C09D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夏永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有效 阻止 海洋生物 附着 船舶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阻止海洋生物附着的船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船舶涂料领域,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二聚酸改性环氧树脂30‑50份、氟硅树脂10‑20份、羟基碳纳米管5‑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8份、电气石15‑20份、功能化石墨烯5‑10份、膨润土2‑5份、磷酸三丁酯1‑2份、辣椒碱1‑1.5份、复合杀菌成分0.5‑3份、液体聚硫橡胶3‑7份、超支化聚醚5‑10份、甲基二乙醇胺0.1‑0.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1‑0.5份、端含氢硅油1‑3份、醋酸丁酯5‑10份、二甲苯20‑40份;所述B组分为聚酰胺固化剂,本发明船舶涂料的涂层各项性能优异,涂膜力学强度高,可以有效保护船体免受海水腐蚀,而且通过海水挂板实验验证可知,涂层可以有效阻止海洋生物附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有效阻止海洋生物附着的船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涂料是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各部位,满足防止海水、海洋大气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着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涂料的统称。在世界各海域中有八千多种植物和五万九千中海洋动物,其中有六百多种附着植物和一万八千多种附着动物。这些附着生物的幼虫或者袍子能够漂浮或者游动,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后,就在船底、水下结构物或岸边岩石等物体上附着、定居并进一步繁殖。当这些海洋生物大量附着在船底上时,会对船舶来很大的危害,它们不仅将增加船舶的自重,减少船舶的载重,同时将大大的增加船体的阻力,造成船舶的航速降低和燃油消耗的增加。有资料表明,船底污损严重时,其海洋生物堆积屑可达十多厘米厚,每平方米重量达二十余公斤,这对于近万平方米船底的船舶来说将增重二百余吨。
在海洋环境中,通过船舶可以通过涂装船舶涂料来预防金属结构腐蚀破坏和生物附着污损,这是一种最简单可行的方法。通过刷涂、喷涂、浸渍等简单工艺,将所需要的船舶涂料施工于船舶的金属船体、混凝土等海洋结构物的表面,经自然干燥、烘烤或凝固等过程,形成坚韧的保护和装饰涂层。船舶涂料可以通过在金属或混凝土等表面形成封闭作用,而让受保护基材不与海洋腐蚀环境直接接触来发挥功效的,而船舶涂料涂装后,其作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界面效应来体现价值的,即船舶涂料具有特殊的界面结构和界面成分,可以有效地抑制生物黏附,目前船舶涂料的研究方向主要为防止海洋附着生物污损、保持船底光泽,提高船舶耐海水腐蚀的方向上。
中国专利CN107674469A公开了一种耐水抗菌型船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船用涂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甲基丙烯酸乙酯15-30%、丙烯酸丁酯12-15%、三乙胺10-14%、聚合物胶粉6-18%、苯丙乳液11-14%、氧化锌2.5-3.5%、三聚氰酸三烯丙酯6.5-8.5%、二甲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锡20-25%、乙二醇醚2-10%、二烯环氧树脂7-8%、聚乙烯吡咯烷酮1.5-2.5%、纳米银颗粒5.8-6.5%、聚丙烯酰胺3.5-5.8%以及助剂12-24%。该发明的耐水抗菌型船舶涂料通过优化涂料中的组份以及组份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涂料涂覆后形成的涂层的耐水和抗菌性,使应用该发明的涂料的船舶的表层不易磨损和破坏,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阻止海洋生物附着的船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以有效阻止海洋生物附着的船舶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禹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禹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