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子图同构的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角色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3753.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钱茛南;张德;张淯舒;黄海彬;耿杨;何杰;徐天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同构 社交 网络 意见 领袖 角色 识别 方法 存储 介质 | ||
一种基于子图同构的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角色识别方法及其存储介质,包括从网络媒体获取的用户活动信息,提取用户之间的活动关系,将具体用户抽象为网络节点,进行社交网络的构建;读取社交网络模型,选取网络节点的多个多维度图指标属性,依据所计算的多种图属性指标,对三种指标进行多目标决策计算,给出核心用户列表;进行查询图构建,判断每个核心用户节点是否满足领导‑下级模式或传播者模式,并生成最终结果。本发明可以发现社交网络中的高影响力用户的角色信息,帮助相关人员对暗网中的犯罪分子密谋策划犯罪活动进行分析,对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者进行发现,对网络空间治理人员给予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社交网络的角色识别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子图同构的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角色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意见领袖”的概念是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所提出,拉扎斯菲尔德在美大选期间,围绕竞选宜传活动,对选民的投票意向改变情况进行调查,最终调查发现;多数人在竞选运动之初就己经确定了自己的支持对象,但中间约有8%的人会中途改变主意,这批人之所以改变,并不是受竞选演说或各类大众传媒宣传的影响,主要是受身边亲朋、团体的影响。拉对这类现象进行总结后发现,在话题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级传播的现象。即大多数选民信息获取的来源是另一部分的其他选民。这部分选民对大众媒体非常关注,经常阅读报刊、广告等,对事态的发展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与此类人交往密切的选民,可从其言论中获取最精华的意见,听取、接受并认可。于是,这类可影响其他人的选民逐渐就成为了公众的舆论领袖。意见领袖是信息的传播的中间节点,他将初始的消息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将最有价值部分扩散出去。与此同时,在信息扩散的过程中,他也会加入自身主观的看法,这些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对信息的受众产生影响。
意见领袖能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互联网网络其实跟社会网络一样,也存在着意见领袖,他们在网络上能聚集一大波粉丝,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网络营销方面,目前很多厂商利用新兴媒体在社交网络上对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用户做定点广告,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意见领袖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并强化了购买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可以针对意见领袖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产品,并投送到该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依托他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从而达到产品推销的作用。这种产品推销相比传统广告行业花费很少、专业性更强。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出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现实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是具有不同角色的,在挖掘意见领袖的同时,如果能附加上角色信息,将获得更加精确丰富的结果。例如,在暗网环境下,对犯罪分子的命令发起人(领导者),和命令接收者(下级)的识别,有助于及时发现犯罪动机,挖掘犯罪团伙。因此,通过识别意见领袖,能够有力的监控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加强对于社会治安的管理。
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的识别意见领袖的方法。
范长俊等人在《基于信息交互网络的个体角色识别方法研究》中提出一种识别个体角色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提取社交网络用户的发言、发帖等文本信息,利用TF-IDF等主题分析方法,来判断该用户最频繁涉及的内容,依该类内容,来决定该用户属于何种角色。
该方法的缺点:
主要依赖于文本内容的分析。但文本内容分析自身带有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比如对官方媒体,如新闻稿等精度较高,但对广泛的网络交流语言或特定专业术语,则精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没有自动化的判断方式。提取出文本内容后,需要人主观判断其内容归属哪一类主题,再来决定该用户的角色。首先是需要人工的参与,其次,需要判断者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具有该领域的丰富知识,才能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李婉钰等人,在《基于结构与属性的复杂网络节点角色识别方法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的角色识别方法。具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硒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对硅氧化物和多晶硅的刻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