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可旋转光源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3719.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胡运龙;王翔;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俞翠华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表面 缺陷 检测 旋转 光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可旋转光源,包括旋转台、成像单元和多个激光光源;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贯穿孔;所述成像单元设于所述旋转台的贯穿孔内;各激光光源与所述旋转台相连,各激光光源的出射光线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不同,且各激光光源在待测产品上产生的光斑的中心均位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上。本发明将多个出射光角度不同的激光光源固定在可旋转的旋转台上,使得各激光光源的出射光光线形成的光斑均位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上,实现了多个不同角度激光光源比单个光源在检测中更有利于瑕疵成像,且激光光源的自动旋转可调能够减少或代替待测产品的旋转运动,提高待测产品的位置精度,更为准确地锁定表面瑕疵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智能检测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可旋转光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精密仪器的市场在逐步扩大,对仪器性能也有着更高要求。精密仪器的重要元件表面瑕疵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很大,从而企业对精密仪器的表面精度把控也愈发严苛。
现阶段,很多精密仪器表面缺陷的检测采用光散射效应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但有些瑕疵在一定角度入射光照射下的散射光太弱,无法进入到成像系统,这就要求检测光源能提供可调整角度。目前大多数检测设备采用的是单个激光光源,光源和显微成像系统分离且固定,通过待测产品底部安装多维运动台,来实现双向平移的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此方法在表面瑕疵位置时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同时由于底部有旋转运动,在检测较大面积的全局表面瑕疵时,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可旋转光源,将多个出射光角度不同的激光光源固定在可旋转的旋转台上,且使得各激光光源的出射光光线形成的光斑均位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上,利用旋转台的自转带动各个激光光源转动,实现了多个不同角度激光光源比单个光源在检测中更有利于瑕疵成像,且激光光源的自动旋转可调能够减少或代替待测产品的旋转运动,提高待测产品的位置精度,更为准确地锁定表面瑕疵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可旋转光源,包括:
旋转台,设有贯穿孔;
成像单元,设于所述旋转台的贯穿孔内;
多个激光光源,各激光光源与所述旋转台相连,各激光光源的出射光线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不同,且各激光光源在待测产品上产生的光斑的中心均位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上。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包括:
驱动电机;
旋转台面,设有贯穿孔;
蜗轮蜗杆结构,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旋转台面相连,受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带动所述旋转台面自转。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还包括固定台面,与所述旋转台面相对设置;所述成像单元与所述固定台面相连。
可选地,所述成像单元的外部套设有固定套筒,二者之间为活动相连,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固定台面相连。
可选地,所述激光光源包括:
激光器;
激光光源套筒,套设在所述激光器的外侧,二者同轴设置;
角度支架,分别与所述旋转台和激光光源套筒相连,使得激光光源的出射光线与所述成像单元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设定度数。
可选地,所述角度支架为呈展开式L状的板,所述呈展开式L状的板的展开角度与激光光源的出射光线成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