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3653.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晴龙;李宏伟;田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雨中情防水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119/00;C09D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施工 阻燃 抑烟非 固化 橡胶 沥青 防水涂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原材料包括沥青、软化油、活化剂、废旧胶粉、改性剂、液体阻燃剂及协效剂。制备工艺如下:将混合沥青和软化油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脱水,加入活化剂,充分搅拌发育后加入废旧胶粉,待发育彻底后,继续加入改性剂溶解后,加入液体阻燃剂降粘及阻燃协效剂,降温后出料。本发明采用溶胶法,以液体阻燃剂充当液体填料,起到降低粘度及软化橡胶改性剂作用,亦作为主阻燃剂,起到阻燃效果。还对沥青进行多步改性,通过活化剂的脱硫作用,使废旧胶粉中的网状大分子链段S‑S键/S‑C键发生氧化断裂,生产大量的小分子链段,均匀的悬浮分散在沥青中,并通过凝胶膜形成稳定的半固态连续相体系。该工艺可降低生产过程剪切速率及能耗,从而实现可常温施工及阻燃抑烟,有效降低施工能耗及环境污染,并对废胶粉等“高分子废弃物”充分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构建资源环保型社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复合防水系统在各大工程中被大量的成功应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因在其使用年限内可长期不固化,始终保持黏性膏状体,具有蠕变性,自愈能力强,能封闭基层裂纹和毛细孔等特点,尤其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有极好的相容性,两者复合使用时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成的整体封闭式防水体系可有效防止复合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的窜水隐患,会越来越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然而,随着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推广应用,其隐形弊端也开始慢慢显现。首先,该涂料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废旧胶粉等改性剂,为充分发挥其对沥青的改性效果,需要靠高温、长时间剪切,这样不仅耗能高,而且长时间高温下会释放大量的沥青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加热脱桶温度一般为140~200℃,施工时易造成烫伤及环境污染,甚至可能出现桶内非固化因受热不均,造成局部降解老化,性能衰减,影响整体防水效果。
另外,建筑防火关系到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防水材料是建筑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防水材料的阻燃性也要予以考虑,而主体材料为沥青基的防水卷材及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阻燃性天然不足,一旦燃烧,不仅会引燃周边环境,而且会释放较多烟雾,对人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为规避上述隐患,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有阻燃抑烟效果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材料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在于采用溶胶法,对沥青进行多步改性,并通过活化剂的脱硫作用,可优化共混工艺,降低生产能耗,而且加入的液体阻燃剂及阻燃协效剂既可降粘,亦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效果,使得制得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度低,无需热熔,可常温直接刮涂施工,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效果。通过活化剂对废胶粉等“高分子废弃物”充分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构建资源环保型社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组成及配比包括:混合沥青30~40份,软化油15~20份,橡胶改性剂8~15份,废旧胶粉改性剂12~16份,活化剂0.1~0.3份,复合改性剂0.05~0.2份,液体阻燃剂12~16份,阻燃协效剂3~6份。
所述一种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制备过程如下:将混合沥青和软化油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脱水,加入活化剂后搅拌发育;之后加入废旧胶粉,继续搅拌待废旧胶粉彻底发育后,加入橡胶改性剂搅拌完全溶解后,继续加入复合改性剂、液体阻燃剂及阻燃协效剂,分散搅拌后降温出料,即得可常温施工阻燃抑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雨中情防水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雨中情防水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