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器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3640.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崔亚松;柴云峰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曲霉 毒素 电化学传感器 方法 | ||
1.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修饰的电极,其中所述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带有电化学标记物,所述电化学标记物位于所述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的特定碱基上以增强检测信号;所述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为特异性结合赭曲霉毒素A的DNA序列;
所述DNA序列包括SEQ ID NO:1或由SEQ ID NO:1组成,其5’端或3’端利用硫醇分子修饰,所述电化学标记物位于所述序列的第30位的T碱基上,或者所述DNA序列包括在SEQ IDNO:1的一端或两端减少或增加一个或多个碱基的序列,所述电化学标记物位于与SEQ IDNO:1的上述T碱基对应的T碱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器,其中,所述电化学标记物为亚甲基蓝或二茂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器,其中,所述电极为金电极或具有金涂层或纳米金材料修饰的电极。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带有电化学标记物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固定在电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电极为经过表面处理的金电极,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将所述金电极打磨后使用超纯水超声清洗,再进行电化学清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利用0.01-0.1μm的氧化铝粉打磨所述金电极。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电极在含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缓冲溶液中温育2-5分钟后,采用电化学法进行测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缓冲溶液为Tris-HCl缓冲溶液,其含有Ca2+或Mg2+中的一种或两种和Na+或K+中的一种或两种,pH为7-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缓冲溶液含有CaCl2或MgCl2中的一种或两种和NaCl或KCl中的一种或两种,CaCl2或MgCl2的浓度为1-100mM,NaCl或KCl的浓度为50-500mM,pH为7.2、7.5或7.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CaCl2或MgCl2的浓度为10-30mM;NaCl或KCl的浓度为100-3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化学法选自方波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或交流伏安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6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