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治理系统预处理湿式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3496.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梅明军;曾波涛;聂慧君;李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电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悦诚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12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治理 系统 预处理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废气治理系统预处理湿式净化装置。包括塔体,塔体上设置进气管和排污管,塔体内设置有格栅、喷淋管、活性炭层和除雾器,塔体内设置下液件,下液件下方设置污水导流结构,包括角度调节件、导流板和排液板;角度调节件包括固定杆和受力板;导流板内端转动设置在塔体内壁上;排液板一端连接排污管开口,另一端设置在塔体内壁上。本发明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多个导流板的配合,根据污水量的大小自动化调整导流板的倾斜角度,在污水量较大时减少导流板倾斜角度,降低污水的流速,防止排污管堵塞;在污水量较小时增大导流板倾斜角度,增加污水流速,提升排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废气治理系统预处理湿式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中通常会携带大量粉尘及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就需要使用到湿式洗涤塔。
根据不同类型废气,喷淋时所需要的液体的量不同,如粉尘及有害物质含量相对较多的,喷淋时所需要的液体的量相对较大,现有的湿式洗涤塔在排污时通常通过设置在塔体底部处的排污管直接外排,因排污管管径大小有限,在喷淋时液体量较大时,排污管往往无法快速有效的将污水进行外排,对于这类废气作业时,通常采用间断式作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废气治理系统预处理湿式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废气治理系统预处理湿式净化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污管,所述塔体内位于进气管上方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格栅、喷淋管、活性炭层和除雾器,所述塔体内位于所述进气管下方处设置有下液件,所述下液件包括有下液口,所述下液口下方设置有污水导流结构;
所述污水导流结构包括角度调节件、若干导流板和排液板;
所述角度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液件底面上的固定杆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一端端部位于所述下液口正下方,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拉绳;
所有所述导流板内端均转动设置所述塔体对应的内壁上,且由上至下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绳,其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流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拉绳相连;
所述排液板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污管开口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塔体内壁上,且所述排液板与最靠近其的导流板交错设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下液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下液板、下液口和第二下液板,以所述下液口为起点,所述第一下液板和所述第二下液板分别往对应的所述塔体内壁倾斜向上设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固设在所述第一下液板底面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下液件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塔体内腔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受力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位于所述下液口下方,所述第一部分整体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部分整体重量,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外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最上方的所述导流板外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拉绳一端与位于下方的导流板的外端相连,另一端与位于上方导流板上靠近内端处的位置相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液板与所述排污管下沿处相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塔体内壁贴近部分的外沿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塔体内腔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多个导流板的配合,根据污水量的大小自动化调整导流板的倾斜角度,在污水量较大时减少导流板倾斜角度,降低污水的流速,防止排污管堵塞;在污水量较小时增大导流板倾斜角度,增加污水流速,提升排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电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电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