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传输线的连接密封结构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3198.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佘晓峰;胡克勍;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282;H01B7/285;H01B9/00;H01R11/09;C09J183/04;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郭彩红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连接 密封 结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传输线的连接密封结构,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传输线上带有的由交联聚乙烯材质制成的结构层、包覆在结构层外侧的由硅橡胶材质制成的保护层,所述结构层和保护层之间设有自制胶黏层,胶黏层于结构层和保护层的内壁上溶解复合,使得结构层和保护层形成一体融合式界面。采用的自制胶黏层,胶黏层将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硅橡胶材料利用化学的方式将两者融合成一体结构,从根本上消除气隙的存在和产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耐电压性能,避免气隙放电;由于胶黏层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修补能力,可以消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缺陷,又能防止水气从线芯及外部沿压紧界面渗透,导致的击穿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传输线的连接密封结构及应用。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电缆凭借其结构合理以及电气性能优良等优点,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油纸绝缘结构电缆。但电缆制作技术粗糙、施工工艺不良、人为破坏以及恶劣的运行环境等因素均会造成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绝缘缺陷,影响其绝缘性能。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曾统计电力电缆设备运行故障和缺陷,统计数据表明:95%以上的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故障是由电缆附件安装人员在安装时的质量不达标造成的。
类似交联聚乙烯电缆的这类电传输线,通常被生产为500米一轴,当现场所需电缆长度大于500米时,通过制作中间连接件连接。在安装过程中,电传输线的剥离施工做的不好,表面未处理光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间连接头的密封效果,这些不规则部位由于电场集中而产生尖端放电,导致击穿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传输线的连接密封结构,其具有密封产品与电传输线的界面完美复合,改变了原来的界面特性,不仅大幅度提高界面的耐雷电冲击强度,同时具有不易产生气隙、尖端,避免局部放电以及防止水气从两端及线芯处渗透至压紧界面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传输线的连接密封结构,包括电传输线上带有的由交联聚乙烯材质制成的结构层、包覆在结构层外侧的由硅橡胶材质制成的保护层,所述结构层和保护层之间设有自制胶黏层,胶黏层于结构层和保护层的内壁上溶解复合,使得结构层和保护层形成一体融合式界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自制胶黏层,胶黏层将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硅橡胶材料利用化学的方式将两者融合成一体结构,从根本上消除气隙的存在和产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耐电压性能,避免气隙放电;由于胶黏层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修补能力,可以消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缺陷,胶黏层在固化后具有一定的厚度,并利用该厚度,修补在施工时对主绝缘产生的刀痕、凹坑,避免微小气隙和尖端的产生,又能防止水气从电传输线的线芯及外部沿压紧界面渗透,导致的击穿事故。
进一步设置:所述结构层上具有表面处理层,表面处理层为电晕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层具有电晕层,空气在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等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冲击结构层,等离子粒子的能量一般在几至几十电子伏特,与结构层的聚乙烯材料的化学键能相接近,因此,能够诱发结构层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断裂降解,增大表面粗糙度。同时,能够去除油污、水汽和尘垢等,再进行胶黏剂层的涂覆时,能够大大增加胶黏剂层与结构层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结构层上具有表面处理层,表面处理层设置在结构层上的底涂层,底涂层所用材料与自制胶黏层所用材料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涂层补充了在密封状态下的氧化水分,使得胶水充分带氧固化,增强界面结合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制胶黏层包括A和B,其特征在于: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0份的基础聚合物、10-25份的基础交联剂、10-30份的附加交联剂和5-15份的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