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857.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育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3/1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肾炎 中药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熟地:18‑20份;山萸肉:9‑11份;黄芪:25‑30份;益母草:10‑15份;桃仁:5‑7份;玉米须:12‑17份;怀牛漆:10‑16份;车前子:6‑10份;泽泻:10‑15份;山药:8‑12份;蝉衣:3‑5份;苏叶:6‑10份;丹皮:10‑15份,具有补益肝肾、利尿消肿、健脾固肾、疏风宣肺、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作用,并提高人体免疫力,其服用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治疗急慢性肾炎,且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反复,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尿毒症的发生,病情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并缩短肾修复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参与的,最后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慢性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
肾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各种肾炎都具有患者腿软、腰痛、难治愈的特点,特别是重度肾炎,久治不愈就会导致尿毒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疗肾炎的西药存在以下问题:治疗作用不明显,易反复,疗效差;患者长期进行透析、服用激素类药物及消炎药物,造成体内失调,治疗时间长,极有可能引起尿毒症甚至死亡,反复治疗不愈经济负担。
中草药作为生然植物,无副作用,并兼具治疗和养生保健双重功效,对于肾炎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也有将利用中药治疗肾炎的技术方案,如中国发明授权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4689216B,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2月16日,公开了一种以中药为原料的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该药物是由当归、白术、黄芪、茯苓、山药、怀牛膝、车前子、白药蛇舌草、山慈菇、墓头回、金银花、地锦草、茵陈、虎杖、赤芍、鬼箭羽、枸杞子、山茱萸、桂枝、肉豆蔻、砂仁、决明子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该发明利用中药成份间的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水消肿、滋养肝肾的功效,而达到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大众的健康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其服用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治疗肾炎,且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反复,治疗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治疗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尿毒症的发生,病情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并缩短肾修复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熟地:18-20份;山萸肉:9-11份;黄芪:25-30份;益母草:10-15份;桃仁:5-7份;玉米须:12-17份;怀牛漆:10-16份;车前子:6-10份;泽泻:10-15份;山药:8-12份;蝉衣:3-5份;苏叶:6-10份;丹皮:10-15份。
作为优选的,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熟地:18份;山萸肉:10份;黄芪:25份;益母草:12份;桃仁:6份;玉米须:15份;怀牛漆:12份;车前子:8份;泽泻:12份;山药:10份;蝉衣:4份;苏叶:8份;丹皮:12份。
作为优选的,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熟地:20份;山萸肉:9份;黄芪:28份;益母草:10份;桃仁:5份;玉米须:12份;怀牛漆:10份;车前子:6份;泽泻:10份;山药:12份;蝉衣:5份;苏叶:10份;丹皮:15份。
作为优选的,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熟地:20份;山萸肉:11份;黄芪:30份;益母草:15份;桃仁:7份;玉米须:17份;怀牛漆:16份;车前子:10份;泽泻:15份;山药:8份;蝉衣:3份;苏叶:6份;丹皮:10份。
本发明药方中药物的药效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育文,未经吴育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匀分切式污泥烘干机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