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流阀的冷却管路及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442.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生;罗兵;张福增;罗炜;曾向君;肖微;王婷婷;陈少杰;卢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L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 冷却 管路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流阀的冷却管路及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包括管路本体以及多个凸起部,凸起部环绕并连接在管路本体的外侧壁上,多个凸起部沿管路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换流阀的冷却管路的冷却介质为氟化液,由于氟化液的电导率远远小于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因此不需要设置很长的水路就能满足泄漏电流的要求,因而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S型弯管的形式来增长管路,从而减少了弯管接头,减小了管路振动,进而增加了换流阀的冷却系统的可靠性;此外,设置在管路本体上的多个凸起部增大了爬电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流阀的冷却管路及换流阀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换流阀的冷却管路使用的冷却介质通常为去离子水,由于去离子水的电导率比较大,因此,为了降低泄漏电流并增大爬电距离,一般通过采用S型弯道这种弯管形式来增大冷却管路的长度,从而增大换流阀与阀厅之间的爬电距离,然而,过长的管路系统导致冷却管路内的冷却介质流阻增加,系统震动增强,容易导致水冷接头等系统薄弱环节的故障,从而影响了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流阀的冷却管路及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其能够增加换流阀的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流阀的冷却管路,包括管路本体以及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环绕并连接在所述管路本体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管路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换流阀的冷却管路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所述冷却介质为氟化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为伞裙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路本体上,所述凸起部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管路本体的方向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为圆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具有间隔。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凸起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管路本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路本体与多个所述凸起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路本体由聚偏氟乙烯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由聚偏氟乙烯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路本体为直管结构。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包括所述的换流阀的冷却管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流阀的冷却管路及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包括管路本体以及多个凸起部,凸起部环绕并连接在管路本体的外侧壁上,多个凸起部沿管路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换流阀的冷却管路的冷却介质为氟化液,由于氟化液的电导率远远小于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因此不需要设置很长的水路就能满足泄漏电流的要求,另外,通过设置在管路本体上的多个凸起部增大了爬电距离,因而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S型弯管的形式来增长管路,从而减少了弯管接头,减小了管路振动,进而增加了换流阀的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换流阀的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凸起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都是针对图1进行限定的,当换流阀的冷却管路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