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棱镜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364.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陆亚建;冉科;李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8G18/66;C08G18/42;C08G18/32;C08G18/34;C08G18/58;C08G18/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314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棱镜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棱镜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A的制备;(2):丙烯酸聚氨酯预聚体B的制备;(3):特种环氧改性端羟基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C的制备;(4):双组份的涂层胶制备。本发明生产涂层胶的粘结力强,且持续时间长,可大大延长反光膜的使用寿命,而且具有耐候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光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棱镜的涂层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微棱镜型反光膜是一种集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色彩学、光学和化工学于一身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的高科技产品,行业技术进入壁垒较高,目前行业内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较少,其中国际上主要为美国3M、艾利、瑞飞,日本的纪和丽、NCI。国内市场有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盛汇光学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安徽恒安反光材料有限公司等。
微棱镜型反光膜可以应用在高速公路、等级公路、一线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牌领域,属于反光材料中的高端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里程和车辆反光标识的需求增长,微棱镜型反光膜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使用的增多,也慢慢出现一些问题。如目前,微棱镜型反光膜主要粘贴于铝材表面,户外长期日晒雨淋,反光膜在铝板上收缩起拱。这是由于微棱镜反光膜是由多层结构组成的,不同层材料的收缩率不一样,高低温变化,使微棱镜反光膜的微棱镜半成品层和支撑层之间出现反复拉扯,短期拉扯应变可回复,但时间久了,微棱镜半成品层拉伸应变出现不可逆,就会出现起拱,严重影响微棱镜反光材料在户外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棱镜涂层胶层的新型涂层胶材料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棱镜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聚氨酯预聚体A的制备,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
取15-60份低聚物多元醇、10-70份异氰酸酯和10-20份的溶剂二甲苯和0.05-0.5份有机锡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于60-80℃预聚反应1-3小时,得到聚氨酯预聚体A;
(2):丙烯酸聚氨酯预聚体B的制备, 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
取100份步骤(1)所得的聚氨酯预聚体A,加入1-8份小分子多元醇和5-60份含羟基丙烯酸单体,并在氮气保护下于60-80℃扩链反应0.5-2小时,得到丙烯酸聚氨酯预聚体B;
(3):特种环氧改性端羟基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C的制备:
取100份步骤(2)所得丙烯酸聚氨酯预聚体B,在60-80℃下加入5-30份特种环氧树脂,反应1-2小时,得到特种环氧改性端羟基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C。
(4):双组份的涂层胶制备:
取100份步骤(3)所得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C , 添加10-30份溶剂,再配以2-10重量份的固化剂拜耳L-75,制备出本产品双组分的涂层胶。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其所述质量分数优选20-40。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己二异氰酸酯(HDI)、甲基苯乙烯异氰酸酯(TMI)、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TMDI)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其所述质量分数优选30-60。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锡、氯化亚锡、辛酸亚锡、钛酸四异丁酯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其所述质量分数优选0.1-0.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