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305.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闫鑫源;李艺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油藏 开采 网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油藏外廓形状,将油藏勾勒为封闭结构,标注出各边的各顶点、各边中点、以及重心;2)在封闭结构的各顶点、各边中点、以及重心处布置注水井;3)在封闭结构的重心与各顶点的连线、重心与各边中点的连线上布置生产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网格式井网排布方式导致不规则油藏中单井控制储量有的很大有的很小的问题,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不规则油藏的整体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井网是指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气、注水井的分布方式,是油气藏开发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油田开发效率、最终采收率以及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对于油藏井网的排布方式,都是首先根据油藏总的地质储量,除以常规试井所取得的单井控制储量,得到所需生产井数,再以此为依据,一排生产井对应一排注水井,从而设计出注采井均匀分布的网格状的井网排布结构。这种排布方式对于结构较为规则、特别是近似于方形圆形的油藏而言具有较好的采收率。但是,对于不规则的形状的油藏而言,由于其圈闭结构的特殊形状,采用传统的网格式井网排布,容易导致采收率低下、油井见水很快,甚至导致油田开采中期阶段就不能继续注水水驱的问题,严重影响开采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实现提高不规则油藏采收率、降低采出液含水率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油藏外廓形状,将油藏勾勒为封闭结构,标注出各边的各顶点、各边中点、以及重心;2)在封闭结构的各顶点、各边中点、以及重心处布置注水井;3)在封闭结构的重心与各顶点的连线、重心与各边中点的连线上布置生产井。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封闭结构的各顶点与各边中点之间布置辅助注水井。
进一步的,将封闭结构的重心与各顶点的连线上的生产井的井眼轨迹设置为直井,将封闭结构的重心与各边中点的连线上的生产井的井眼轨迹设置为大位移井或水平井。
进一步的,开采过程中,调整辅助注水井的注水量≤注水井的1/2。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各顶点处设置注水井用于向圈闭内部进行驱油,顶点为油藏的转折点,因此在此处设置注水井确保将油藏内的油气向中心进行驱动;各边中点设置注水井,增强油藏边缘的阻隔作用,避免油气从边缘向外散溢,同时也从边缘处将油气向中心位置驱赶;重心位置设置注水井,使得油藏中部能够提供一个向四周散溢的驱动力,从而将油气驱动至分布在油藏内部的各生产井处,通过生产井的排布方式,使得封闭结构内部较狭窄的地带、生产井数量少;较宽敞的地带、生产井数量多,因此能够使得单井取得更大的有效控制储量,解决了传统的网格式井网排布方式导致不规则油藏中单井控制储量有的很大有的很小的问题,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不规则油藏的整体采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基于油藏开采的井网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油藏外廓形状,将油藏勾勒为封闭结构,标注出各边的各顶点、各边中点、以及重心;2)在封闭结构的各顶点、各边中点、以及重心处布置注水井;3)在封闭结构的重心与各顶点的连线、重心与各边中点的连线上布置生产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